也有美國學者不贊成美國正在遏制中國的說法。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國際安全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曼寧最近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批評說,認為亞洲發生的所有令中國不如意的事情都是美國“遏制”戰略結果的說法是“荒唐”的。但他同時也承認:“美國公共外交活動還是在無意間強化了中國人的說法。” 羅伯特·曼寧的文章認為:“美國的政策旨在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戰略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這與冷戰時期對蘇聯的遏制政策不同,“美國對華政策的這種雙面性表明,美國正在一邊努力抗衡中國日益強大的戰略影響力,一邊希望通過更具合作性的美中經濟關系引導中國避免成為一個典型的、挑戰國際通行體制的新興大國”。 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特德·蓋倫·卡彭特則明確指出,奧巴馬的這種兩面性對華戰略注定要失敗。卡彭特8月16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表文章說:“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是逐步構建對華遏制政策的架構,同時又堅決否認它在推行這種政策。華盛頓千方百計地加強與日本、韓國以及菲律賓的后冷戰時期同盟關系,又與越南和印度等以前關系磕磕絆絆的國家建立新的安全伙伴關系。美國的所有這些舉措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與對中國有敵意或至少對中國在東亞力量增強深感擔憂的國家建立安全關系。”文章認為,美國當前的對華戰略“不僅自相矛盾,而且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的”。 卡彭特還認為,隨著中國的實力增強,美國繼續對中國采取“遏制加接觸”的兩手政策將變得“越來越難”,美國必須做出“痛苦”的抉擇,要么采取明顯的遏制政策,要么接受中國在東亞的地位。他認為,承認中國在東亞的地位如同19世紀末英國承認美國在西半球的主導地位一樣,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美國如果承認中國在東亞的地位,或許也會帶來類似的好處”。 事實上,美國不會放棄對中國的遏制政策。自冷戰結束以后,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不容許任何一個新興大國崛起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或者說是“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進行遏制,是美國的既定戰略方針,不會改變。然而,在美國看來,僅僅采取遏制政策是不夠的,也很難遏制住中國的崛起。在目前階段,美國還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武力對抗,因為中國并沒有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和霸主地位構成挑戰,發生武力對抗對美中雙方都沒有好處,而且,采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是實現美國國家利益的最佳手段。 美國對華實施兩手政策注定不會成功,而發展與中國的關系有其戰略上的需要和原因: 其一,經濟上的需要。中國已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2013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已達到創記錄的5210億美元,中美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了1000億美元。中美雙方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關系為中美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兩國的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對美國經濟復蘇是有好處的。 其二,管控沖突的需要。通過與中國多渠道的對話和接觸,包括軍事領域的對話和接觸,增加雙方政策意圖的透明度,減少出現誤判的可能性。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不久前在一次有關美國對外政策的演講中,就強調了美中加強合作關系的同時對于“管控”沖突的重要性。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