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戰爭與革命的舊時代,建設和平發展的新世紀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為人類和平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高科技的發展、國際道義以及和平理念的普及等,都在制約大國之間相互動用戰爭手段的意愿和條件,世界性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對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作出判斷,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此后出現的經濟全球化印證了他的敏銳眼光。中國不僅預見到時代的變革,而且最先充分利用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通過改革開放,成為吸納國際資金、技術和利用全球市場的領先發展中國家,開放的政策也讓國際資本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取了巨大利益,深化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關系。中國的成功為全球持續增長提供了新動力,也為世界穩定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參與到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浪潮中,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再局限于發達國家,幾十億人口的發展中世界也充滿活力。近年來,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根據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的數據,公元1000年至1820年全球經濟重心在東方,之后用了90多年時間轉向西方。在整個20世紀,全球經濟重心都處在美國主導的西方發達世界。但在進入21世紀頭10年的短短時間內,世界經濟重心向東方快速回移。這說明,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跟上了時代潮流,行進在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成為建設和平發展的新世紀的重要力量。 但時代轉換不像翻書頁一樣簡單,歷史逆流仍在一些地區涌動。冷戰后全球武裝沖突和戰爭數量雖有下降,但導致較多人員傷亡的地區沖突和一定規模的戰爭時有發生,21世紀走向和平的路途充滿曲折,和平時代的光明不時被強權的陰霾遮蔽。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冷戰結束后并未擺脫“贏者通吃”的霸權慣性思維。冷戰后許多涉及國際介入的國內沖突,都與西方輸出其政治模式有關。西方對全球化的希冀不僅在經濟層面,更企圖實現全球政治西方化。 尤其美國追求獨立主導世界事務,在全球范圍不斷強勢推進自身的利益和理念,動輒使用武力,甚至編造發動戰爭的“借口”。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相繼陷入動蕩,形形色色的“革命”從中亞擴展到中東。新一輪地緣爭奪在各種政治辭藻的包裝下推進著。這一切都彰顯后冷戰政治沖擊波的印記。冷戰歷時40多年,理論上講,20多年前就終結了。但事實上,這個結束的過程至今未畫上句號,冷戰陰影并沒有完全消除。當前伊拉克面臨分裂的嚴峻局勢,最恰當地說明了在政治制度上強加于他國帶來的嚴重后果。 |
相關閱讀:
- [ 08-04]美國雜志描述未來可怕場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 [ 07-28]背景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表
- [ 07-18]“分歧者”上演世界大戰 溫絲萊特欲當歐美版武則天
- [ 06-27]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百年 私人收藏老照片公開
- [ 06-27]歐盟領導人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紀念活動
- [ 05-30]《僵尸世界大戰2》新動向:《洛克》編劇執筆 2016上映
- [ 05-29]默克爾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活動
- [ 04-26]烏總理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 普京已被授權可出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