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沖突雙方簽署停火協議 邁出解決危機第一步
2014-09-06 16:42:51??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烏克蘭問題三方國際聯絡小組(烏克蘭、歐安組織、俄羅斯)同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代表5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了從當天傍晚起停火的備忘錄。 毫無疑問,這是解決烏克蘭東部地區流血沖突、以及整個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令世界看到了解決危機的一線曙光。 備忘錄內容豐富 會談于當天下午在明斯克總統飯店舉行。所有抵達會議現場的代表中只有烏前總統庫奇馬在飯店門口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說,烏克蘭東部危機的解決需要烏克蘭、俄羅斯、頓巴斯等各方做出努力,現在是必須停火的時候了,要停止相互間的殺戮。 所有與會者落座后,只有一分鐘時間是讓記者們拍攝的。在這一分鐘時間里,沒有任何人講話,連開場白也沒有。會議進行了大約兩個小時,與會者簽署了停火備忘錄。 據悉,這份備忘錄由超過十項要點組成,內容涵蓋停火、停火監督、交換俘虜和人道援助等,它規定雙方同時停火,并由歐安組織監督停火執行情況。但截至記者發稿,這份備忘錄全文尚未公布。 歐安組織代表塔利亞維尼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會談非常重要并富有建設性。除停火外,與會代表還就從戰區撤出重武器、以“全部換全部”方式交換俘虜、采取措施確保沖突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等問題深入交換了看法,并達成了今后的工作機制。 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祖拉博夫說,這份備忘錄包含了停火后將落實的后續步驟,實際上已勾勒出未來徹底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框架。據介紹,8日前沖突雙方將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具體落實備忘錄每個步驟并確保停火能夠真正落實。 內外因素促成停火 輿論普遍認為,烏克蘭問題三方國際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達成在烏東部地區停火,是各方在解決烏克蘭危機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它能在此時達成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烏克蘭沖突雙方從4月打到現在,雙方損失慘重。不管政府軍還是民間武裝,雙方都認識到,繼續打下去難有贏家。庫奇馬說:“阿富汗10年戰爭中烏克蘭一共才陣亡了3000軍人,但如今才過了三四個月死亡人數就逼近了這個數字。我們十分清楚,打下去就是死胡同,大家都打累了。” 二是外部存在推動停火的因素。西方和俄羅斯互相制裁的結果讓雙方經濟都受到巨大影響,如果俄在烏東部的利益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很難想象俄會愿意繼續承受新一輪制裁的風險。歐盟也可能為維護自身利益放緩制裁步伐。 三是秋季來臨,烏克蘭和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將凸顯,成為迫在眉睫的制約因素。如果烏克蘭危機不解決,那么俄羅斯經烏克蘭向西歐輸送的天然氣,無論是價格還是數量都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東部民間武裝代表之一普羅特尼茨基說,此次會談表明,東部同基輔政權是可以談判的。他強調,任何戰爭都會以和平告終,“盡管不容易,但我們會盡一切可能使其余問題能在談判桌上得以解決”。 開啟和平進程不易 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癥結方面,是否實行“聯邦制”是關鍵。庫奇馬說,現在最棘手的是政治問題,也就是烏東部地區是否實行自治的問題、權力如何向地方移交的問題等。 在這個問題上誰會讓步?烏克蘭還是俄羅斯?迫于各自國內的壓力,恐怕要誰單方面做出讓步都不可能。只能有一個折中方案,既確保烏克蘭不變成聯邦制,又能使俄繼續保有在當地的影響力。 歐盟主要國家德國力促烏克蘭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它一面呼吁西方關注俄羅斯利益,一面也積極同烏方協調立場,希望烏在東部地位問題上有所妥協。有報道說,德國總理默克爾8月23日訪問烏克蘭時提出了一個比聯邦制稍微后退一步的方案。 專家認為,這個方案也許讓烏克蘭和俄羅斯看到了妥協的可能性。 烏克蘭危機持續時間長。大國博弈、民族矛盾和烏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錯綜復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停火協議達成后戰火會否復燃?誰也不敢對此打包票。即便能實現真正停火,開啟和平進程,但要解決好烏東部兩個州地位問題、中央平穩向東部地區放權問題以及戰后重建等諸多問題,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相關閱讀:
- [ 09-06]烏軍方稱約有2000名俄羅斯官兵在烏沖突中喪生
- [ 09-05]烏克蘭稱約2000名俄軍人在烏沖突中喪生
- [ 09-05]烏東部和平談判開始 或將使烏克蘭沖突實現停火
- [ 09-05]烏民間武裝領導人:當局簽署解決沖突計劃便停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