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周爺爺去世了,但是我一直沒有舍得刪掉這個號碼。”19歲的全椒農村姑娘李雯說。 在離休干部周自鴻的資助下,家境困難的李雯今年考上了大學,而手機里保存的這個永遠不會再打通的號碼,正是她對周爺爺永遠不能忘卻的紀念。 出生于1928年的周自鴻,13歲就參加了新四軍,參加過淮海戰役、孟良崮戰役等大大小小兩三百次戰役、戰斗,1979年從全椒縣人武部副部長的職位上離休,享受副師級待遇。從1997年起直至因病去世的17年間,老人將自己的離休工資共計30多萬元幾乎全部拿來捐助農村學生和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沒有留下任何積蓄。 1997年,周自鴻的幼子周毅時任全椒縣新華派出所所長,因工作過度疲勞,猝死在派出所的辦公桌前,年僅37歲。周自鴻老戰友的女兒金明跟周家子女一同長大,她告訴記者,周毅一直是周老的驕傲,他的猝然離去對老人打擊很大,但老人把傷痛埋得很深,平時很少提起,直到兩三年前,有人問起他為何動了捐助學生的念頭時,他不禁潸然淚下。 金明回憶說:“在周毅烈士的追悼會上,親友們發現有幾個不認識的農村老百姓非常悲痛,一問才知道周毅生前一直捐助他們孩子讀書。周伯伯當場告訴那幾個孩子家長不用擔心,以后由他來資助。”從此,周老將助學善事一直做了17年,將對兒子的思念寄托于此,助學成了父親對于兒子不能忘卻的紀念。 “我們家是窮底子出身,一定要對老百姓好,幫窮人做事。”這是周老生前常常跟子女說的話。他回憶:當年打游擊,碰到圍剿幾天沒有吃的,是全椒老鄉趁著上山砍柴,偷偷用手巾扎著一點鍋巴和咸菜帶來。他總是告訴別人,自己的一切都是黨培養的、人民給的。小兒子周毅受到父親影響,在擔任派出所所長期間,不僅捐助了好幾名困難學生,而且還幫扶刑滿釋放人員。 “他年紀那么大,心臟還安著兩個起搏器,每次都是自己掏錢坐客車去農村,走路的時候都直喘氣。自己帶著餅干和水,從來不在老百姓家吃飯。”全椒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文玉是周自鴻的老伙計,經常陪著周老下鄉走訪。他感慨:“他很少和外人提起捐助學生的事,他不想張揚,讓別人記住他,但他自己卻一直忘不掉戰爭年代百姓的恩情。” 但是,念舊情、重親情的周自鴻,日常生活中卻對自己和家人摳門得“不近人情”。鄰居和親友告訴記者,老爺子每月1萬多元的離休工資除了上交幾百元當伙食費,其余的全用來救濟他人。 鄰居們說,老人自己生活極其簡樸,對子女們更是“一毛不拔”。他的大兒子已經下崗多年,每月僅有200多元的下崗工資,五十多歲的人還跟愛人一起在外面打零工,周老說“他們有手有腳能勞動、過得去”。而對于那些向他求助的人,卻從不吝嗇。他在醫院門口看到有人聲稱患病沒錢治,就立刻掏錢給他們,旁邊人告訴他這是騙子,但他依然堅持要給。“萬一是真的怎么辦?萬一呢?”他說。 “周老是離休干部,醫藥費實報實銷,但他不肯住高干病房、申請特級護理,非要80多歲的老伴服侍,為的是替國家省下幾千元錢的醫藥費、護理費。”周自鴻的主治醫師、全椒縣人民醫院內科醫生周道勝回憶起周老生前最后一次住院的情形,依然十分感動。 “我這輩子最虧欠的人就是你。”這是周自鴻臨終前對妻子說的話。帶著這份永遠無法彌補的歉疚,周老于2014年7月31日逝世,家人不忍心遵照遺囑將骨灰撒掉,而是將他生前用于接受學生求助的手機與骨灰一同安葬。 全椒縣電視臺專題部主任薛紹泉曾多次采訪周自鴻。他說:“周老一生,善良清廉,心里始終裝著對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全椒人民永遠不會忘卻他的事跡。” (記者鮑曉菁)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