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打“銀彈安保”牌圍堵中國 謀求勢力均衡
2014-09-08 10:43:2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據參考消息9月8日報道 路透社9月6日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日開始其兩個南亞國家之行。在一個日本就影響力而言曾對中國甘拜下風的地區,這位足跡遍及全球的領導人力圖維護日本的利益。 法新社達卡9月6日報道稱,日本國家援助機構已經表示有興趣在孟加拉國南部建設一處深水港。早些時候孟加拉國曾就該港口的建設與中國方面接洽。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位于把資源豐富的中東與東亞聯結起來的海上航道沿線。中國曾幫助這條至關重要航線上的沿途國家修建港口。 日本《讀賣新聞》9月7日報道,安倍內閣上臺以來奉行“地球儀外交”,實施積極的首腦外交,加上本次出訪的南亞兩國,安倍首相的出訪國家已達到49個,達到歷任首相出訪國家數的頂峰。不言而喻,安倍首相頭腦中考慮的是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不斷擴張的中國。日本的戰略就是,聯合周邊國家和有關國家,謀求勢力均衡。 繼去年安倍首相訪問東盟10國之后,這次首相又要訪問印度洋沿岸的兩個國家,這也是出于以下這樣一種判斷:為了對抗不斷推進海洋戰略的中國,日本應該加強對有關國家的援助。 臺灣《聯合報》網站9月5日報道,安倍晉三推廣所謂“地球儀外交”戰略,該戰略認為外交關系不僅是關注周邊國家,而要像轉動地球儀一樣俯瞰整個世界,并將日本的觸角伸向地球每個角落。 說穿了,安倍的“地球儀外交”,主要是借“銀彈外交”和“武器輸出”的雙重手段,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圍堵中國,以鞏固自己“亞洲霸權”的地位。 安倍以“政府開發援助”為前鋒,以武器技術輸出為后盾,風塵仆仆地在全亞洲進行“銀彈援助”與“武器輸出”的雙線外交。例如,在去年東盟會議上,安倍決定提供巨額經援給東盟國家,以換取他們在防空識別區問題上抵制中國。 上屆安倍內閣時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是以民主共享為號召;但這次的“地球儀外交”,卻是以武器技術輸出為手段。例如,為了強化菲律賓對中國海軍的監控能力,日本今年初宣布贈送菲律賓多艘巡邏艦;今年6月在日澳外交國防會議上,日本宣布將輸出“蒼龍”級潛艇的技術給澳大利亞。 |
相關閱讀:
- [ 09-07]安倍再次表示希望借助APEC實現中日首腦會談
- [ 09-07]日美就安倍明年1月訪美展開協調
- [ 09-07]安倍出訪南亞 成日本歷屆首相外游之最
- [ 09-07]美國提議安倍明年訪美 《開羅宣言》與日本的履行
- [ 09-07]美國提議安倍明年1月訪美 要求日本TPP談判讓步
- [ 09-06]安倍出訪南亞 成日本歷屆首相外游之最
- [ 09-06]安倍訪孟加拉國及斯里蘭卡 加強經濟及安保合作
- [ 09-06]安倍訪孟加拉國及斯里蘭卡 加強經濟及安保合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