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9月8日電(記者劉金輝 雙瑞)中秋節前日,近兩年來牽動無數人、締造鄭州“全城吃面”奇跡的主人公李剛去世,按照遺愿,他把眼角膜捐獻給他人。斯人雖去,但“一家有難,全城吃面”的溫暖故事仍在延續。 去世后捐獻眼角膜將愛傳遞 7日中午,43歲的李剛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網絡中,無數網友為他點燃了蠟燭表示哀悼,一位網友說:“他走了!帶著一座城的愛,帶著人間的真情,愿他安息!” 7日下午,按照李剛的遺愿,河南省眼庫的工作人員將他的眼角膜摘取,他將光明傳遞給需要的人,這是他留給這世界最后的禮物,將愛延續。 李剛臨終和去世后,有數位愛心人士來到醫院一直陪護,見證了李剛捐獻眼角膜的全過程,并一起將李剛送往殯儀館?!袄顒偟娜ナ朗怯凶饑赖?,他受到了別人的幫助,現在又用生命僅存的力量幫助別人,我們敬重他?!睈坌娜耸课簳攒娬f。 魏曉軍說,我們和他的家人準備在9日為李剛辦一個節儉、樸素的追悼會,為好人送行。 在網絡上,無數人為李剛留言,或表示哀悼,或表達懷念,或表達對他捐獻眼角膜的敬意。一位網友說:“獻出眼角膜,李剛的生命能夠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愿一路走好?!?/p> 不愿接受無償捐助引發“全城吃面” 去年1月份,李剛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題目是“一位父親的卑微請求:請大家幫幫我”,內容為:“我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很是沮喪,我的家庭不是很好。開了個餐館,現在要用錢,只想在西郊居住的群友,閑暇外出吃飯時,可不可以來我家餐館吃飯,這樣我妻子會多賺一些錢。我們家還有一個小女孩(不到3歲),很困難。我在這里拜謝了。” 這篇措辭樸實的帖子迅速被轉發擴散,網友稱“這種真誠和坦率無法拒絕”,隨后,李剛的“李記鹵肉刀削面館”便擠滿了吃面的人,許多素不相識的人都趕過來吃面。“相約吃面”一時成了鄭州城里的一股風潮,微博上熟人之間都在問“你啥時候去吃”。 記者去年采訪時看到,許多人不僅來吃面,還在忙時自愿充當服務員,一些人點了一碗面,硬塞給李剛的妻子井小敏100元錢,井小敏推辭不掉,堅持讓客人留下姓名電話,說等老公病好了,一定把大家救急的錢都還回去。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李剛終于湊齊了手術費,并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先后在鄭州和西安找到骨肉瘤領域的權威專家做了三次手術。在治療期間,更是有31家面館聯合開展“吃一碗面、捐一元錢”活動,將“全城吃面”進行到底。 經過治療,李剛曾一度病情穩定,今年年初,他的面館重新開業。但從6月份開始,李剛病情再度惡化,最終醫治無效離開人世。 充滿愛與尊嚴的故事將正能量傳遞 有評論稱:“‘全城吃面’故事的可貴之處在于,它源自民間,源自普通人之間自發的善意,而受助者也選擇了最有尊嚴的方式。李剛不愿接受無償捐贈,只希望人多來吃一碗面,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活下去需要的金錢。去世后將眼角膜捐獻回饋社會,在愛的傳遞中展現了人間真情?!?/p> 去年,李剛的故事在網絡和媒體上傳播后,迅速超越了“一城”的范圍,牽動了全國各地人們的心,北至黑龍江,南到海南,不能親至的網友紛紛留言,請鄭州市民替他們多吃幾碗面。一位70多歲的老人看到消息后,從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100元寄給了李剛,并寫信寬慰他:“一人有難眾人幫,會好起來的。” 魏曉軍說,“全城吃面”展示了民間的真情,充滿了人情味兒,人們從這種溫暖中感受到的不僅是感動,更是這個社會的愛與信任,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言行。 |
相關閱讀:
- [ 09-07]“一碗面溫暖一座城”當事人李剛去世 捐獻眼角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