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通報違規發月餅 專家:就是要“小題大做”
2014-09-09 06:38:1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 緊咬“月餅”不“松口”(整改進行時) 這個中秋,對于廣西柳州市魚峰區園林綠化管理所所長李樑來說,這個中秋節卻高興不起來:前不久,因同意本所全體職工收受由私營企業負責人贈送的月餅券、發放購物卡,他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點名通報批評。 月餅,本是中秋佳節紀念傳統文化的食品,近年來卻因過度包裝、公款消費而成為不良作風的代名詞,甚至形成了“吃的不買,買的不吃”的怪圈。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有關部門多次下發通知要求整治節日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嚴禁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咬住“月餅”不“松口”,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者,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遏制歪風力度不減。 月餅不斷“變味”“變身”,不變的是背后的利益訴求 近年來,本是傳統節日特色食品的月餅逐漸“變味”:鮑魚、魚翅、燕窩……各種豪華餡料讓人瞠目結舌;高檔月餅的包裝也是極盡標新立異之能事,你用仿綢,我就用真絲,你選擇鍍金盒,我就用鉑金;有的里面則裝了洋酒、茶葉、金飾等不相干的東西,月餅本身倒成了陪襯的綠葉;有的干脆不放能吃的月餅了,直接變為金銀打制月餅。 吃月餅是假,送節禮才是真。這么貴的價格,為何還有人來買?實際上,細數這些買豪華月餅的人,大多是為了送禮,而其中多是公款買了單。 “以往一到中秋節前,堵車情況就特嚴重,很多是送月餅禮品的,那段時間上下班要花上平時好幾倍的時間。”家住北京市西城區靈境胡同的居民孫莉告訴記者,從去年起,這種情況得到改觀,“送月餅的車流的確降了下來。” 那么,是不是豪華月餅、公款送月餅真的就消失了呢?記者發現,一些地方的天價月餅、豪奢禮品等廣告今年仍在明目張膽地打。在北京暗訪中,記者在不長時間里就看到一家商場門口有二三十號黃牛黨徘徊,也還有人前來賣卡。而在網絡上,月餅券、提貨卡、預付卡、中秋禮品冊等悄然熱銷,電商承諾買月餅等節禮可開辦公用品、耗材等發票。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表示,在中央三令五申嚴禁公款送月餅節禮的當下,有些心存僥幸的人不得不改頭換面、躲躲藏藏、偷偷摸摸,證明反“四風”確實起了作用,但同時也反映出仍有人認識不到位,一些制度還沒有落實到位。 專家指出,不管月餅如何“變味”“變身”,不變的是月餅背后的利益訴求,只有把公款送月餅、高價送月餅的歪風邪氣剎住,月餅才會變得輕松起來。 |
相關閱讀:
- [ 09-07]中紀委兩年6次節日反腐 部署次數多發布時間提前
- [ 09-06]走進中紀委大院的國內外專家:為我們打開“密封箱子”
- [ 09-05]國內外專家走進中紀委大院:反腐力度世所罕見
- [ 09-05]中紀委通報11起“中秋腐敗” 多公務員稱福利歸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