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反腐”已成中央反“四風”常態化特征
2014-09-09 09:32:23? ?來源:檢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對虛擬社會的腐敗管理還是空白 “節日反腐”已成為中央反“四風”常態化的一個特征,中秋節前公款送禮歪風得到了明顯改善。但媒體調查發現,公款送禮并未就此銷聲匿跡。提貨卡、預付卡,上門送卡、異地提取等送禮形式不斷翻新,特別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月餅等中秋禮品的出路愈發呈現電子化、信息化、隱蔽化的趨勢,也增加了紀檢監察部門執紀監督工作的難度。 王勇認為,市場監管部門要發揮作用,要將新型電子商務可能存在的權力尋租空間進行壓縮,研究、堵住漏洞和不足。推進網購實名制并納入監管平臺,并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新型電子交易的監管。 謝海軍說:“網絡的一個特點是快捷、匿名,這給公款送禮提供了機會。現在對虛擬社會的腐敗管理還是一個空白,最有力的辦法就是從法律層面制定具體條文予以規范和制約。可以通過技術性措施堵住腐敗的源頭,如購買電子禮品卡要進行實名登記,并限定購卡數額,讓電商遵紀守法,在網絡上提高和加強他們的自我鑒別能力。” 一旦越過邊界就要受到處罰 對于遏制公款送禮、根除節日腐敗的久病沉疴,閆東玲建議嚴格審查公款送禮行為,一旦發現就要嚴懲和曝光,同時要嚴格公共資金管理。“治理報銷亂象的源頭在監管財務制度上。財務制度要細化并嚴格執行,加強預算管理,國家或稅務機關要嚴格控制、審核發票,出現問題要嚴厲追責。” 謝海軍從防止利益沖突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反腐敗的過程就是防止利益沖突的過程,防止利益沖突需要對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進行界定。有了清楚的邊界,人們就知道什么是正常的人際往來,什么是不可逾越的界限。一旦越過邊界就觸犯了公共利益,就要受到處罰。” 在遏制公款送禮的同時,如何防止私費送禮及衍生出行賄?閆東玲認為,在公款送禮和個人私費送禮比較難區分的情況下,一要看送禮動機,二要看受賄環節。“可嚴格規定送禮金額,超出就算受賄。” 禮尚往來本是我國傳統美德,鋪張的公款送禮讓傳統文化的韻味變了質。為還傳統佳節本意,謝海軍建議將人情與公共利益區分,用法律手段和黨紀手段加大懲治力度,將反腐變成一種習慣,建立長效機制并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配合以廉潔文化思想教育,使教育、預防、監督、懲治這幾個環節相互協調運作,人們的觀念就會漸漸轉變。” 閆東玲稱:“治本之策是制度。對不良風氣還是要嚴控、嚴懲,在此基礎上,讓我們的習俗理念、觀念意識逐漸轉變。” 牛旭東 |
相關閱讀:
- [ 09-09]王岐山政協報告傳遞5個信號 反腐就是要求細求實
- [ 09-09]白培中案反轉印證反腐承諾
- [ 09-08]媒體評過節不發福利:豈不是歪曲中央反腐本意?
- [ 09-08]泰國總理明言將嚴厲反腐:肅貪是新政府首要議程
- [ 09-07]王岐山政協報告傳遞5個信號 反腐就是要求細求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