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經濟日報》9月9日報道,刊登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ST)》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逾4成垃圾遭焚燒處理,產生的污染與有毒物質遠高于官方統計。 這項研究首次對全球的垃圾焚化數據,以及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汞與懸浮微粒等污染物質,進行整體評估。 主導這項研究的美國大氣研究國家中心(NCAR)研究員衛迪梅爾說:“這項研究顯示我們對燃燒垃圾與垃圾處理幾乎一無所知,產生的有毒物質需進一步研究。” 盡管各國政府的焚化爐大多都有相關碳排數據,但在家庭后院、農場與垃圾堆被燒掉的垃圾,外界卻一無所知。 研究人員根據人口、人均垃圾制造量等現有數據,加上官方的垃圾處理相關數據,計算出每年全球20億公噸垃圾,高達41%都被燒掉。 印度與中國的民眾焚燒最多垃圾,若計算垃圾堆焚燒的垃圾數量,巴西、墨西哥與中國則最多。全球大部分空氣污染來自燃燒垃圾,這些廢棄物包括塑料、電子產品、家具與食物。 研究顯示,29%可穿透肺部的細懸浮粒子(PM2.5,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懸浮粒子)、10%的汞都來自燃燒垃圾。 研究也指出,全球燃燒垃圾產生的碳排放量,相當于5%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助長溫室效應。 許多國家根本就未統計焚燒垃圾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據研究,斯里蘭卡未控管的露天焚燒垃圾碳排量,等同于所有官方紀錄的碳排,其他亞洲與非洲開發中國家焚燒垃圾的排放量更高。 光靠執法機關不足以解決問題。印度雖立法禁止焚燒垃圾,許多偏遠地區卻沒有垃圾車,尤其是在冬天,為了升火取暖只能焚燒成堆的塑料袋和輪胎等垃圾。 印度尼赫魯大學環境科學院教授阿倫說,這項研究將有助喚起全球的危機意識,“這些數據應能讓決策者有所警惕,大家都知道露天燃燒垃圾是污染,這不是什么高深學問”。 |
相關閱讀:
- [ 01-27]云南寧蒗永寧鄉森林火災為一客棧老板焚燒垃圾引發
- [ 04-01]豬棚扎堆焚燒垃圾 廣州棠下整治10年收效甚微
- [ 03-27]新疆:違規焚燒垃圾引風助火勢燒蘆葦地
- [ 02-07]云南大理突發山火數千人撲救 焚燒垃圾所致(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