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車輛無牌照折射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在北京朝陽區青年路地鐵站口存車處,每天有大量電動自行車存放。記者5日發現這里的電動自行車超過200輛,基本沒有正規牌照。 “路上那么多車有幾個上牌的?警察根本管不過來。”多個電動自行車商店的經營者均持這樣的“觀點”。 “超標電動車速度已經達到摩托車的標準,早超出了非機動車的范疇。電動三輪車應按照機動車管理,駕駛人員必須考取相應的駕駛員資格才能上路行駛。”北京市交管局負責人說,目前北京市絕大多數駕駛三輪摩托車上路的人員均未考取駕照,對交通法規和車輛技術參數了解甚少。 另外,由于缺乏法律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電動車逆行、闖紅燈、不按交通燈和指示標線行駛等違法行為屢見不鮮。北京出租司機藺先生說:“在高峰期,不少電動車根本不管信號燈,一下幾十輛涌進路口,各個方向的車全被堵住了。” 與機動車“爭路”現象加劇了交通擁堵和混亂。“現有的道路條件不可能專門給電動車開辟獨立的行駛空間,無論是在機動車道還是非機動車道,都面臨與不同速度的車輛擠占同一道路空間的問題,最終使道路交通流更加交叉混亂,嚴重影響通行效率。”北京市交管局負責人說。 “路面行駛是電動車管理的末端,僅靠這個環節很難實現對電動車亂象的根本性治理。”受訪的一線民警、交管專家等表示。 要治理好電動車問題,首先是要制定明確的符合實際需求的電動車的技術標準,明確合法與非法的界限。 同時,應將監管的重點向生產、銷售環節轉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從源頭上消除生產銷售超標車、拼裝車、改裝車現象。 一線交警的苦衷道出法規不清的“尷尬” 據北京等地一線交警介紹,在日常執法中對于電動車的管理存在“尷尬”。 一方面,對于大量無牌上路的電動車主來說,執法缺乏必須的震懾力。“因為機動車有牌照、有登記,司機知道如果不接受處罰是逃不過去的,甚至還要面臨更嚴厲的懲罰,所以機動車違法處理起來相對簡單。”一線交警告訴記者,處罰一起機動車違法行為平均只需要幾分鐘時間,但處罰電動車違法違規至少需要半小時。 “因為這些車輛大多沒有登記,很難找到車主,所以必須現場處理。車主有跟交警‘講理’的,也有軟磨硬泡的。”一位民警說。 另一方面,現在銷售的電動車外觀多種多樣,單從外形上很難分辨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一些一線民警在執法中甚至因此產生畏難情緒。北京市交管部門專門針對這種情況出臺《關于電動車、(燃油)二三四輪車輛認定及違法處理指導意見》,明確電動車、燃油車如何界定,讓民警執法有據可依。 此外,由于生產、銷售環節存在“失控”的問題,不少電動車主認為“商店里允許賣憑什么不讓上路”;購買、使用電動車的人群相當一部分從事快遞、送貨等服務,特別是購買、使用低價拼裝車、改裝車的,多是低端人群,電動車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工具,導致路面執法難的問題長期存在。 廣西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夏辛萍認為,一些城市正在實行的登記上牌屬于管理的后端,是地方政府無奈之下的“妥協式治理”,成本較高,應從電動車生產、流通環節管起,結束電動車管理無序狀態。 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處長蘇彩和建議,要進一步嚴格電動自行車生產許可,按行政審批業務“受理、審查、批準”三分離原則,嚴格生產許可審查,加大對生產企業執行國家標準情況檢查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 |
相關閱讀:
- [ 08-07]莆田第一批電動自行車目錄 本月起開始申報
- [ 05-12]全國2億多輛電動自行車超標超速很普遍 監管存難題
- [ 05-12]電動自行車管理困境:超標普遍 上不上牌沒區別
- [ 04-30]福州電動自行車牌證工本費10元/輛
- [ 04-30]治理電動自行車還需顧及民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