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與出席達沃斯論壇的代表對話交流(實錄)
2014-09-10 06:47:4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總干事鮑沃特:今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中國舉行。您怎么看待中國在國際社會所發揮的作用和承擔的責任,特別是在國際經濟治理方面,您希望看到有什么樣的變化? 李克強:時隔13年,中國又成為APEC的東道主,我們將盡力辦好這次會議。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同時我們也是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首先,中國是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維護者。沒有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周邊環境,中國實現現代化就沒有良好的條件和必需的環境。同樣,我們的周邊國家也面臨著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中國希望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向國際社會繼續發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安全的信號,并且同各國攜手努力,做實實在在的工作。比如:在朝核、伊核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中國發揮了自己特有的作用;在其他地區熱點問題上,中國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責任,例如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第二,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雖然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但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根據測算,去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30%,進口商品近2萬億美元,占世界的10%。如果我們繼續保持這個勢頭,可以說為世界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就是說,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第三,中國是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維護者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參與者。中國一貫主張要有一個更加公平合理、均衡普惠的全球治理體系,并在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在政治上,我們主張國與國之間應該遵守二戰后的基本政治秩序,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用和平方式、政治手段來解決國際間的爭端,避免武力沖突。在經濟上,我們支持國際貿易多邊體系,促進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對貿易中出現的糾紛和爭端,我們始終主張用平等合作、互諒互讓、相互協商的方式來解決,不打貿易戰,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夠均衡地增長與繁榮。我們希望,APEC不僅有利于區域國家,也有利于世界。 沙特石油公司總裁法利赫:在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勢頭的同時,您表示要下力氣治理污染,提高經濟發展的效能。今年3月份,您提出要向污染宣戰。我想了解一下,中國政府在治污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樣的進展?在執行過程中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和障礙?另外,私營部門能夠做些什么,同中國政府一道應對污染挑戰,對如何在保持經濟增長與治污之間取得平衡,您有什么看法? 李克強:我說向污染宣戰,就是我們要用決戰決勝的信心、措施來治理污染。對中國來說,治理污染最突出的問題是水、大氣和土壤污染,它直接關系到人們每天的生活和健康,也關系到食品安全。所以中國政府必須負起責任。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這些領域的污染并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僅要進行社會動員,而且要完善治理污染的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讓違法者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還要激勵企業通過創新等多方面措施來實現節能環保。 你剛才提到如何處理好治理污染與穩定增長之間的關系,這之間確實有矛盾,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如此。但我們必須走出一條新路,就是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關鍵是要淘汰落后產業,發展新興節能環保產業,爭取讓新興節能環保產業能夠跑贏淘汰落后產業。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能夠積極參與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這是中國未來一個巨大的市場。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我想借此機會也問您一個問題,我相信這可能是在座許多企業家腦海中一直盤旋的問題,也許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在這個場合問出來。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加大了反壟斷調查力度,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在若干場合曾經公開表示,這些反壟斷調查并不是針對外國企業的,但這還是讓許多外國企業對于中國經商環境產生了擔憂。我想在這個場合,您能不能讓他們放心呢?還是說他們應該繼續對這個問題感到惴惴不安? 李克強:我欣賞施瓦布主席的勇氣,代表在座企業家們提問。但另一方面,我也確實感到擔憂,就是你們為什么要為此而擔憂?我希望,在華外資企業遇到什么問題,需要向中國政府表達的,可以直截了當提出來,我們愿意為各國企業在中國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說到反壟斷調查,中國2008年就已經立法。近一年多來,我們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目的是要給企業松綁,營造一個寬松和公平競爭的環境。在開展反壟斷調查的同時,我們還加大打擊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竊取商業秘密等違法行為的力度。這些措施絕不是有選擇性的。據我了解,反壟斷調查所涉及到的企業,外國企業只占到10%,這說明并不是針對某個方面企業的。 我也注意到,國際上一些媒體對此問題表示關切,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事中事后監管加大了透明度,被外界予以更多關注,有的甚至被炒作。實際上,我們推進的包括反壟斷調查在內的事中事后監管是依法、透明、公正進行的。這些舉措有利于中國擴大開放,讓更多外資、外國產品愿意和敢于進入中國。 中國開放的大門打開了,而且在不斷加大開放的力度,我們歡迎更多外資以及合格、有競爭力的外國產品進入中國。我到國外特別是到發達國家訪問,向對方提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的限制。中國的進口最近幾個月出現負增長,意味著出口將來也會受到影響。中國希望進出口保持平衡,我們不愿意、更不會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我們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包括放寬服務業準入、一般制造業準入等等。當然我們也希望來中國投資和開展貿易的企業能夠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買賣,給消費者合理的價格,使消費者權益得到應有的保護。我再強調一句,希望各位對中國的開放不要擔憂,也希望你們有什么問題和建議,可以坦率地向中國政府提出。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李瑞麒:去年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種新型貨幣政策,有些人把它叫做“微刺激”貨幣政策。我想了解,您本人對這一政策落實情況有什么看法?對帶動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將產生什么樣的效果? 李克強:中國去年以來一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們沒有依靠“強刺激”來推動經濟發展,而是依靠“強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這里我可以用一個數據來證明,去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6%,在我們預期目標之內。因為池子里貨幣已經很多了,我們不可能再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今年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只有12.8%,在控制范圍之內。我們還會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量的同時要進行結構性調控,也就是實行定向調控。把已有的存量貨幣和增量貨幣向農業、小微企業、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傾斜。因此,我們實施了定向降準措施,扶持這些領域的發展。因為不是擴總量,而是調結構,所以是可以持續的。 與此同時,我們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推進結構調整,也就是說在運用貨幣政策的同時要進行金融改革,比如放寬金融市場準入,發展中小銀行、民營銀行。同時,我們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努力控制和降低企業的杠桿率。這些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持續產生效果以后,對于我們控制總量、防范風險都會有著重要作用,甚至是關鍵性作用。 對那些需要支持的企業、產業,它口渴了,我們還應該給它點水喝,這也談不上是刺激,但要把這杯水給企業喝,還需要改革。我寧肯用“改革”這個詞來強化我們推進結構調整措施的理念。 最后,我再次歡迎你們來到中國。我希望你們不僅到這里參加論壇活動,而且在中國開展更多貿易投資與合作。中國的大門打開了,會越來越大,絕不會再關上。我相信,你們在中國的投資和貿易可以自由往來,中國會成為你們投資和開拓市場的沃土。 謝謝各位。 |
相關閱讀:
- [ 09-09]李克強:改革不會一帆風順但必須往前走
- [ 09-09]李克強:中國能實現今年經濟的主要預期指標
- [ 09-09]李克強與跨國企業家座談:亮改革成績單述宏調新思路
- [ 09-09]李克強:中國不靠“強刺激”,要靠“強改革”
- [ 09-09]李克強回應反壟斷調查:依法透明公正進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