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7年75名落馬高官:26名獲刑者僅1人未涉貪腐
2014-09-10 07:19:02?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25名獲刑官員非法所得 今年2月到8月,短短半年間,能源大省山西7名省部級高官相繼落馬。對于這些官員違紀違法的具體情形,目前雖無官方正式通報,但從媒體披露的大量信息來看,山西官場“地震”背后,官商之間的不正當關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因素。其實不僅在山西,在其他地區和部門的落馬官員中,這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京華時報記者盤點過去7年落馬的75名省部級以上高官數據資料,發現其中官商勾結收受賄賂所占比例相當之高。在已經判決或進入司法程序的48名落馬官員中,僅有一人未涉貪腐。銀行貸款、工程業務承攬、項目審批、用地規劃等均為案件高發領域。 京華時報記者黃海蕾 □數據分析 受賄官員中官商勾結占100% 據京華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至今,全國至少已有75名省部級以上高官落馬,其中26人已被判刑,22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另有19人尚未進入司法程序。在此之外,先后有文化部黨組原書記于幼軍、山東省政協原主席孫淑義、第十一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副主任李元、四川省原副省長李成云、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衣俊卿、黑龍江省政府亞布力度假區領導小組原常務副組長付曉光(副省級待遇)、江西省委原常委趙智勇、昆明市委原書記張田欣等8人,因嚴重違紀被撤職免職甚至降級處理,在接受黨紀處分之后未被移送司法機關。 京華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在上述26名已被判刑的省部級以上官員中,除上月被判有期徒刑5年的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未涉貪腐(系玩忽職守罪),其余25人全部涉及受賄罪。 記者注意到,受賄來源主要有兩種,首先是通過官商勾結來錢,即官員利用職務便利,為商人牟取利益后受賄。法院判決結果顯示,京華時報記者統計的25名因受賄被判刑的省部級以上高官中,通過此種方式受賄的比例為100%。另一種受賄方式是賣官鬻爵,幫助他人晉職,這種情形所占比例約為一半。 紀檢監察部門通報顯示,22名已經移送司法機關但尚未判決的省部級以上官員中,因涉嫌受賄被立案偵查的比例為100%,副部級、正部級無一漏網,官拜副國級的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也是栽在錢上。6月30日,中央政治局決定,對其涉嫌受賄犯罪問題及問題線索移送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軍事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
相關閱讀:
- [ 09-09]河南三廳官“落馬” 皆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 [ 09-09]兩成落馬官員存不正當男女關系 與級別有正相關
- [ 09-05]廣東紀委一天通報五名落馬官員被查處情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