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8月11日,中石油長慶油田位于陜西定邊縣武峁子鄉采油六廠的一處鉆井在作業時突發井噴事故。安監總局通報稱,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鉆井隊在下完油層套管、循環鉆井液過程中,鉆井液循環不充分,循環壓井時間滯后,地層油氣侵入井筒形成溢流并膨脹上竄,形成的油氣混合物從高壓軟管出口處瞬間噴出,夾雜的巖屑與管口金屬等摩擦、撞擊產生火花發生閃爆燃燒;同時未及時采取任何關井措施,致使火焰從排污池順高壓軟管燃燒至井口,導致井架坍塌損毀。 2014年8月11日21時40分,中石油長城鉆探工程公司西部鉆井有限公司代管的陜西省靖邊縣天通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長城40609鉆井隊,在長慶油田第六采油廠安平179井作業過程中發生井場閃爆燃燒事故,造成井架燒毀、鉆具報廢及部分設施損毀,直接經濟損失約300萬元。 據初步調查分析,該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鉆井隊在下完油層套管、循環鉆井液過程中,鉆井液循環不充分,循環壓井時間滯后,地層油氣侵入井筒形成溢流并膨脹上竄,形成的油氣混合物從高壓軟管出口處瞬間噴出,夾雜的巖屑與管口金屬等摩擦、撞擊產生火花發生閃爆燃燒;同時未及時采取任何關井措施,致使火焰從排污池順高壓軟管燃燒至井口,導致井架坍塌損毀。 安監總局稱,該起事故暴露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對鉆井工程承包商的選擇、考核把關不嚴,以包代管;承包商陜西省靖邊縣天通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全基礎薄弱,安全管理松懈,違章違規作業,應急處置能力嚴重缺乏。 安監總局表示,該起事故盡管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發生在全國集中開展“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期間,社會影響較大。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進一步強化石油天然氣安全生產工作,安監總局要求:全面深入開展陸上石油天然氣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外包工程清理整頓活動、切實強化石油天然氣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
相關閱讀:
- [ 09-11]安監總局通報中石油長慶油田鉆井閃爆燃燒事故原因
- [ 09-10]安監總局要求做好煙花爆竹旺季安全生產工作
- [ 09-09]安監總局:14個省區市已完全退出煙花爆竹生產
- [ 09-09]三元區安監局“六打六治”工作“四到位”
- [ 09-09]鯉城區安監局迅速貫徹新《安全生產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