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11日電 (記者 許婧)以“青年橋梁:學習、體驗和聯系”為主題的2014中美青年高峰論壇11日在上海圓滿收官,與會的60名中美優秀青年在3天內以民間外交的方式進行了交流與互動,成果頗豐。 本次論壇由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基地、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美國十萬強基金會共同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承辦。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賈西子去年曾參加過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組織的2012中美杰出青年交流的項目,由此結緣了很多致力于中美關系發展的一些老師和其他人員。自認是系列中美關系活動受益者的她說因為去年的美國之行,對美國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美國的青年學生也對中國青年有了直觀了解,“大家迅速成為了朋友,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談及參與本次論壇,賈西子說這延續了友誼和成長,青年間話題有很多選擇,在準備和發言的過程中,大家也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在一起探討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一樣的地方,“我覺得這是一次非常好的經歷”。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美國留學生布蘭登來到中國之后就一直對于中美關系話題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于中美兩國年輕人之間的一些交流的問題很感興趣。他告訴記者,自己這一代的中美年輕人已具備一些對對方的敬意,以及雙方都有良好的態度,這些能夠幫助解決以前沒有解決過的一些問題。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美國十萬強基金會是2013年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它的使命是通過促使美國學生到中國來留學以及學習漢語來加強中美的關系。基金會副主席特拉維斯·坦納表示,中美關系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兩個大國關系,目前兩個國家也都在緊密的結合合作。在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當中,比如像大氣問題、經濟問題當中,兩個國家目前都在非常緊密的合作。 坦納介紹說,去年有235000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習,而在中國學習的美國留學生僅有25000人,目前學習英文的中國留學生比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多了600倍,為了保持經濟競爭力,與中美兩國在解決全球挑戰性方面能夠開展有效的合作,美方必須要促進有更多的美國學生來到中國,并且以增加來到中國學生的多樣性。 坦納說,今后,十萬強基金會還將大力推廣漢語學習的項目,推動更多美國院校與中國大學建立學分互換關系。 在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沈逸看來,中美青年的人文交流一直在中美關系當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角色。奧巴馬總統啟動的十萬強計劃,開啟了中美人文交流的一個新的篇章,現在很有趣的一點是美方注意到了中美人文交流的不平衡情況。他認為,今天中國和美國走到了一個新的關鍵的十字路口,這個十字路口是中美之間如何在雙方的力量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去正確的認識對方,去避免所謂傳統的大國政治的背景。 沈逸說,青年人是國家未來的領導人,國家未來的領導人很可能產生于這一批交流的青年人或者他們的同學,或者他們的社會關系當中。這個交流對于中美關系,或者說這次十萬強計劃啟動是對中美關系未來的一個戰略性的長期投資,為未來的中美關系提供一種可能性。當他們走上各方面崗位的時候能夠準確認識中美關系,能夠避免錯誤的認知或者不必要的錯誤判斷所導致的中美關系的動蕩。“從比較積極的方面來說,這樣一批年輕人成長起來以后,有助于兩個偉大的國家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
相關閱讀:
- [ 08-29]維護中美關系,需要做好加減法
- [ 08-10]王毅會見克里就南海問題表態:望各方珍惜穩定局面
- [ 07-14]年度對話折射中美關系“深度融合”
- [ 07-11]美媒體和專家認為美中強調合作以改善雙邊關系
- [ 07-11]美媒稱美中強調合作 以進一步改善雙邊關系
- [ 07-11]美媒體和專家認為美中強調合作以改善雙邊關系
- [ 07-11]文章稱中美關系注入正能量 雙邊投資協定成亮點
- [ 07-10]中美經濟關系三問之二:互疑擔憂咋破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