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商業治沙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和190多個締約國代表認為,庫布其荒漠化防治為世界樹立了典范,創造了“市場化、產業化、公益化”的治沙經驗,探索出一條“治沙、生態、民生、經濟”平衡驅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下面的數據,也許能形象地反映出庫布其“四輪驅動”的平衡發展模式: 通過種樹、種甘草、建鎖邊林,億利資源共綠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占整個庫布其面積的近1/3,相當于七八個新加坡的面積。 建成了200多公里的沙漠生態綠色屏障,使京津冀地區的沙塵暴明顯減少。降水量從不足400毫米發展到2013年的1000毫米,多年不見的仙鶴、狐貍等野獸開始出沒。 沙區農牧民除了有償租賃、以沙入股獲得收益外,數萬農牧民每年僅生態建設工程的勞務收入就可達3億多元。統計顯示,億利資源治沙和發展沙產業使當地牧民的年均收入在近10年間增長了7倍。 和綠色蔓延相隨的,是億利資源產業鏈的不斷加粗拉長。沙漠,在產業的魔力下“點石成金”,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土地整治—產業開發的沙漠生態經濟循環產業體系正形成:沙漠陽光發電,沙柳、檸條作肥料,沙漠甘草、紅棗、蓯蓉源源不斷輸送到全國各地。 沙漠生態事業,只有在市場的魔棒下,才能跳出美麗的舞步。正如王文彪所說,可持續商業治沙模式,在西部地區取得的成功實踐,是中國防沙治沙的一項重要成果,也為世界防沙治沙起到很好示范。 把“治沙連鎖店”開到全球 “億利資源改善了一片生態,提高了一方民生,但最值得驕傲的,是形成并輸出了一個成功的模式——庫布其模式。”王文彪說,這個模式的內涵,就是“生態、經濟、民生”平衡驅動,自然、企業、社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初,億利資源和張家口市簽署了“河北壩上生態屏障工程”戰略合作協議,庫布其模式在京張地區萌出新芽:30000畝的綠化總面積于6月底順利完成,一期春季造林工程如期竣工,二期雨季造林工程也馬不停蹄地全面開展。京張生態走廊的建成,將使張家口地區實現生態修復、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三贏目標。 遠在南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也響起了庫布其人的腳步聲。今年4月22日,億利資源新疆生態建設團隊聯合當地大學生、社會環保人士走進塔克拉瑪干沙漠,開啟了南疆生態修復建設工程。經過一個月的奮戰,數百萬棵甘草、沙柳、新疆楊、沙拐棗在30000畝塔克拉瑪干沙漠生根發芽。 庫布其的“連鎖店”,也開始走向世界。在去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大會上,王文彪就明確表示,非常渴望與非洲在荒漠化防治領域交流經驗,展開合作。“我希望在庫布其發起的全球荒漠化治理行動能在非洲生根發芽,并希望防沙治沙能成為中非第二條‘坦贊鐵路’”。 |
相關閱讀:
- [ 09-11]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 [ 09-09]沙漠排污,地方政府豈能漠然置之
- [ 09-09]“拿人格擔保”的“空頭支票”一文不值
- [ 09-09]“沙漠排污”是污染西遷的縮影
- [ 09-09]“沙漠排污”背后是博弈力量失衡
- [ 09-09]功夫別用在“防治”曝光污染上
- [ 09-09]排污沙漠更該反思招商病
- [ 09-09]媒體評官員人格擔保騰格里沙漠未污染:淪為笑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