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藝創作 ——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綜述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璩靜)9月13日,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在北京揭曉。 無論掀起收視熱潮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老有所依》《溫州一家人》,還是創下票房佳績的國產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中國合伙人》《一代宗師》,或者是人們爭相觀看的話劇《紅旗渠》、地方戲曲《趙錦棠》《保嬰記》以及傳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的中國夢》,這些文藝作品都擁有一份共同的榮譽——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 本屆“五個一工程”評選的是近兩年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文藝作品。27部電影、30部電視劇、6部動畫片、9部電視紀錄片、33部戲劇、31首歌曲、22部廣播劇、28種圖書,186部獲獎文藝作品可謂優中選優,囊括了各文藝門類中的優秀之作,代表了近兩年我國文藝創作最高成就,凝聚了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血,是奉獻給人民群眾的美好精神食糧…… 十八大以來文藝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文藝工作成效的全面檢閱 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賦予了文化建設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文化既是重要內容,又是重要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文化的引領凝聚,需要強大精神力量…… 創作實踐啟示我們,高遠的立意、深刻的內涵,是一部好作品的關鍵—— 電視劇《毛澤東》展現了毛澤東同志求學立志、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以及領導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的奮斗歷程,史實與藝術有機結合,是一部“有溫度”的偉人傳記經典之作。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再現了1976年到1984年間鄧小平同志帶領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光輝歷程,播出后反響巨大、好評如潮,被譽為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上的史詩性作品。 電影《蘭輝》和《天上的菊美》分別以北川原副縣長蘭輝、甘孜州道孚縣瓦日鄉原鄉長菊美多吉為原型,謳歌他們一心為民、舍小家顧大家的公仆精神。 越劇《我的娘姨我的娘》講述了海島醫生吳玉梅四十年堅守與奉獻的感人故事。滬劇《挑山女人》詮釋了一位不向命運屈服的母親,她以樸實善良的行為,呼喚人們對責任、擔當、感恩、寬容的思考和感悟。 創作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 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I》傳遞出蘊藏在東方美食之中的文化傳統,受到海內外海量“粉絲”追捧。電影《一代宗師》以古典美學視角和“詩意的情緒”,成功闡釋了中華武俠之韻致。電影《聽風者》把革命歷史題材和諜戰風格融合起來,塑造了熱愛祖國、才干超群、舍生忘死的特工人員群像,令人耳目一新。 評劇《趙錦棠》根據傳統花派代表劇目整理改編而成,京劇《將軍道》則在傳統京劇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以更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視角詮釋國粹魅力。 電影《西藏天空》《衍香》、電視劇《青果巷》《大路上》、電視紀錄片《船政學堂》《大黃山》等作品,無論是宏大主題、歷史進程的敘事,還是百姓情感的表達、現實生活的描繪,都努力在藝術上創新,表現力和感染力超越以往。 創作實踐啟示我們,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作品才能叫好又叫座—— 電視劇《老有所依》以當下青年人視角關注“養老”話題,十多家電視臺爭相熱播,節目版權輸出非洲、歐美等國家。電影《青春派》取材高考家庭的故事,網上點擊播放量超6000萬次。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展現友情、正義等正能量元素,以2.48億元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新紀錄。 經過群眾檢驗、得到社會認可是本屆獲獎作品的一大特點。除了票房收入,演出場次、發行數量、傳唱程度等都是入選“五個一工程”精品佳作的重要條件。本屆獲獎作品中,戲劇演出場次在100場以上的有13臺,最多達300場;圖書發行量在5萬冊以上的有6部,《援疆干部》《這邊風景》超過10萬冊,《繁花》達20萬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