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彭大偉)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并訪問塔吉克斯坦期間,中塔簽下經貿、農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多項協議,再次凸顯經貿合 作對于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重大意義
提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中國近年來高度重視發展與上合組織內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去年,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并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期間表示,交通物流、貿易與投資便利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是上合組織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
在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又強調,“要堅持以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為目標”。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時便不僅是一個安全合作組織,而是安全與經濟合作組織,但過去這些年安全方面合作比較突出,經濟方面則不夠理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俄羅斯與中亞問題專家夏義善14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中國商務部今年年初透露,2013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四國貿易額達402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3%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一年前訪問同為中亞國家的哈薩克斯坦時,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而此次上合組織峰會,成員國元首們均表示,支持并積極參與中方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對此,夏義善指出,當前的形勢下,推動安全與經濟兩個“輪子”中的經濟之輪更好地轉動起來,并更快地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無疑是符合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愿望和利益的
能源合作“搭上快車”
作為經濟合作的重要一翼,能源合作正為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加油打氣”
資料顯示,此次開工建設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全部建成后,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輸氣能力將從每年550億立方米提升至850億立方米。
“這條線路最大的意義在于使中國能源供應更加多元化。”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作為中國四大天然氣進口通道(中俄、中亞、中緬和沿海LNG)之一,其建設的進一步推進,是中國能源供給整體走向多元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多元化上的意義大于其絕對供應量。”
夏義善表示,如果使中亞成為中國能源的重要來源之一,有助于中國能源來源的多元化和國家能源安全,同時陸路管道輸送天然氣與海運相比也更加安全和經濟。
能源合作除了為氣源國增加收入,還為沿線國家帶來了“真金白銀”。以上述天然氣管道D線為例,該項目投資總額約67億美元,建設和運營期間累計可為沿線國家上繳稅費31億美元,實現股東分紅54億美元,并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
“這可以認為是搭上了中國發展的‘快車’。”林伯強指出,中亞目前對能源出口的依賴較大,而增加中國作為重要的出口對象,對其國內經濟帶動作用會相當明顯。
夏義善認同“搭快車”的說法。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對于以能源立國的中亞國家,增添需求旺盛的中國作為其能源穩定的進口國,也能確保其自身經濟安全。
而對于沿線的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過境國,夏義善指出,它們不僅可以獲取可觀的過境費,沿線的地區和老百姓也將獲益,“譬如管道建成后的維護安保等都能夠拉動就業。”
金融合作有望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此次除設定諸如“未來5年將中塔雙邊貿易額提升至30億美元”的具體目標,還在兩國簽署的聯合宣言中,提出要深化基礎設施與金融等領域合作。
針對這一動向,林伯強以中塔兩國合作的杜尚別2號熱電廠項目為例指出,中國的電廠建設等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加快,中國必將提升與中亞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合作。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今后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國家會越來越多,中亞國家作為近鄰肯定也會這么做。”夏義善說,中亞國家本身基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便對其充滿信任,“而且人民幣依托著中國強大的經濟基礎,這些國家對使用人民幣興趣很濃厚。”
“當然,安全合作是經濟合作的基本條件,首先需要地區安全得到維護,擴大經濟合作才有更好的環境 ”夏義善亦指出,營造良好的地區安全環境無疑仍是上合組織的基本任務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