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盟友瞻前顧后 美國反恐聯盟“注定孤單”
2014-09-15 15:35:53?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9·11”事件13周年之際,發表了要聯合其他國家發動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爭的講話。但此次美國組織的反恐聯盟是最不具包容性的,這無疑使人們對此次戰爭能否收到奇效深深憂慮。有趣的是,美國國務卿克里之前專門拜訪了曾協助老布什發動海灣戰爭的時任國務卿貝克,又向小布什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的國務卿鮑威爾求教。據說拜訪后,克里對反恐聯盟信心滿滿。然此一時而彼一時,目前美國已不能一呼百應,號令天下。 因為,這一次美國針對“伊斯蘭國”的反恐聯盟,在一開始就限制了許多“參賽選手”的加盟:對一些“選手”,美國不予邀請;對另一批“選手”,美國取消了他們的“參賽資格”,甚至還要對其進行“處罰”。美國狹隘的反恐戰略對打擊“伊斯蘭國”十分不利。 美國這次不僅未邀請俄羅斯參加打擊“伊斯蘭國”的反恐戰爭,甚至還動員整個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非要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向西方低頭。這樣做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使得美國在反恐戰爭中失去了一支強大的支持力量,不僅對反恐戰本身是重大損失,而且由于美俄關系的持續緊張,還會分散美國的反恐注意力,使得美國很難一心一意打擊“伊斯蘭國”。 美國也沒有像過去那樣,在反恐戰爭中爭取新興大國的支持。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時,小布什不僅出訪北京,而且還多次與印度等國的領導人進行熱線磋商,以贏得支持。而奧巴馬這次卻只準許西方盟友和親美阿拉伯國家參與,而不再“煩勞”他人,不愿意建立廣泛的國際反恐陣營。 美國還把伊朗、敘利亞等重要的國際反恐力量排除在反恐聯盟的名單之外。雖然這兩個國家都堅決反對“伊斯蘭國”,不僅參與了對“伊斯蘭國”的部分軍事打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作是“伊斯蘭國”全面外溢的主要屏障,但美國國務院新聞發言人公開說:“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我們的朋友”。美國強調打擊“伊斯蘭國”是頭等大事,同時又認為巴沙爾政府已失去在敘利亞執政的合法地位,執意要援助不堪一擊的敘利亞反對派。至于伊朗,美國既不歡迎其加盟,也不減輕制裁。就在奧巴馬于9月11日宣布發動對“伊斯蘭國”戰爭前夕,美國剛剛出臺新一輪對伊朗的嚴厲制裁。這樣做不僅嚴重傷害了伊朗與敘利亞的感情,也使得反恐聯盟缺乏部分前線國家的有力配合。 在美國的西方盟國中,積極參與的國家也已少了很多。英國已被蘇格蘭獨立公投一事弄得焦頭爛額,如何保住聯合王國遺產是當務之急。而土耳其目前有46人被“伊斯蘭國”綁架,因此在是否加入反恐聯盟問題上態度曖昧。值得一提的是,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等曾加入北約阿富汗聯軍的主要盟國這次也不在聯盟之列。這也反映了北約內部不少國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會忘記阿富汗的噩夢。 美國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人們在解讀奧巴馬的“宣戰講話”中發現,奧巴馬還提到了其他地區的國際恐怖勢力正在肆虐,暗含美國準備在打擊“伊斯蘭國”后,依次打擊其他國際恐怖勢力的意思。這也許就是此次反恐聯盟中沒有利比亞、也門、索馬里加入的奧秘。也許奧巴馬還沒有意識到,國際恐怖組織之間早已形成犄角和呼應之勢。雖然“基地”組織對“伊斯蘭國”的迅速擴張充滿妒忌甚至仇恨,但還不至于落井下石,任憑美國傾全力打擊“伊斯蘭國”。發動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勢必造成不在首要打擊之列的其他國際恐怖勢力得以喘息和復蘇。如果“基地”或其它恐怖組織在利比亞、也門、索馬里及其周邊國家持續鬧事,美國必然顧此失彼。(記者 周戎) |
相關閱讀:
- [ 09-15]美媒:反恐收效甚微 美應跳出“愈反愈恐”怪圈
- [ 09-14]張春賢在和田調研:防止盲目樂觀和厭戰情緒(圖)
- [ 09-14]張春賢:“用自己的油炒自己的肉好吃”
- [ 09-11]廣西上林縣舉行反恐維穩演練
- [ 09-11]外交部就奧巴馬反恐講話、日菲增加軍費等答問
- [ 09-11]評論稱美國反恐新瓶裝舊酒 奧巴馬已走投無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