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9月16日電 據法媒報道,日前,美國影星喬治·克魯尼在意大利宣傳自導自演的二戰奪寶片《盟軍奪寶隊》的宣傳會上,呼吁法國應該將《蒙娜麗莎》歸還給意大利,這一言論引起轟動。 報道稱,克魯尼的言論還沒有平息,法國24新聞臺又提出了一個更有爭議的提議:建議奧朗德政府靠賣畫和藝術品還債,給負債累累的政府換回寶貴的現金流,其中包括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 報道指出,靠出售文化遺產援助財政,這一想法在法國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了。這些建議并非毫無根據,事實上葡萄牙政府已經這么做了。 85件西班牙藝術大師米羅的作品將被送往倫敦的拍賣行,而在幾個月前,葡萄牙法官還認定它們是不可出售的。如今法官出爾反爾,裁定這些作品不會被認作是葡萄牙的文化遺產,讓葡萄牙政府通過出售這些藝術品,緩解全國銀行危機帶來的后果。 報道指出,目前葡萄牙的負債約在1100億美元,已經變賣了大約110億美元的資產。如果繼續出售米羅的藝術品,保守估計至少可以換回5000萬美元。 《蒙娜麗莎》可以賣多高的價呢?這個問題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如果進行一次理性的估算,這幅畫在1962年曾經創造了一個“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保費最高的畫,保額高達1億美元,僅僅按照今天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保額就至少達到10億歐元。這還不算盧浮宮每年買票進去參觀,只為了圍著這幅畫拍照的920萬游客的觀光收入。 報道稱,法國一直有珍視文化的傳統。在財政補貼上,法國是世界上最慷慨的國家,每年都撥出大量國庫經費給文化事業。但陷入財政危機后,國家給文化機構的補貼自然也在大幅縮水。以盧浮宮為例,今天的補貼僅為十年前的四分之一,全法的500多家博物館都面臨同樣的窘境。這些文化機構不得不解雇臨時工、減薪、提高門票價格,應對財政危機。 危機下的博物館都在設法自救。盧浮宮不僅提高了門票價格以便增加收入,還準備一周七天開放、全年無休,并為一家瑞士品牌做起了手表展。有“歐洲最美博物館”之稱的奧賽博物館外墻上,第一次出現了巨幅奪人眼球的商業廣告。凡爾賽宮博物館準備建設兩座豪華酒店,其中一座的原址是波旁王朝的國庫大樓,甚至還開出網店賣路易十六王后的餐具復制品。巴黎歌劇院也沒能抵抗住金錢的誘惑,為一些時尚大牌做起了廣告,并考慮推出內部參觀的浮動票價。 報道指出,在這家法國電視臺看來,除了自救,這些文化機構還承擔了救國的重任,給欠了2萬億歐元巨額債務的法國財政填窟窿。僅僅在巴黎就有173家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文化遺產。僅僅奧賽博物館的藏品估值就高達40億歐元。 報道稱,底特律破產時,就把市立博物館里梵高、畢加索的畫作送到拍賣廳以償還債務。包括德國、丹麥、荷蘭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也允許在特定條件下轉讓自己國家的藝術品。 盡管法國現行的法律禁止出售包括博物館收藏在內的公共藝術品,要售出《蒙娜麗莎》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提案申請修改法律,還要頂住藝術界的反對聲浪;即便如此,法國也已經開始在合法范圍內傾其所有地變賣資產了,從總統府愛麗舍宮地窖里的頂級珍藏葡萄酒,到把法國外交部的會議中心變成一家五星級酒店。法國一些博物館也已經開始冒著藏品受損的風險,進行全球巡展。也難怪,法國媒體會考慮變賣《蒙娜麗莎》。 在金融危機下,文化遺產既是美麗的財富,也是沉重的包袱。但保護文化遺產,也是保護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旦甩掉了財政的包袱,同時被甩掉的還有這個民族的記憶、歷史和自我認知。靠出售文化遺產援助財政,是救國還是誤國,值得深思。 |
相關閱讀:
- [ 05-05]安倍抵達法國巴黎 “忙里偷閑”參觀盧浮宮
- [ 03-21]中國最早宦官面容現身 身材矮小神情羞澀(圖)
- [ 03-05]謝娜變“蒙娜麗莎” 何炅:沒想過跟一幅畫主持
- [ 02-23]專家檢測蒙娜麗莎原型疑似遺骸 或進行面部復原
- [ 01-06]意大利藝術家用積木拼出抽象版《蒙娜麗莎》(圖)
- [ 12-24]流浪漢街頭粉筆作畫“蒙娜麗莎”
- [ 12-13]臺灣學生創作“蒙娜麗莎” 戴太陽鏡換爆炸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