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9月16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內陸機場不少見,但是海上機場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新鮮的。瀕海城市大連,因為先有的周水子機場已經超負荷運行,而大連能用于建機場的土地也非常有限,就將目光放在了海上。 在大連,目前,籌建海上機場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大連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才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還透露,5年后,一個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機場將展現在世界面前。預計今年,新機場填海主體工程將完工。 但隨之而來的,是民眾的質疑,有沒有必要建海上機場?費用會不會太高?飛行安全有保障嗎?還有聲音稱,大連填海是“未批先建”。就這些問題,大連新機場建設指揮部對此給出了回應。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海上機場建設如此得寵?大連機場建設項目負責人為我們道出了緣由:由于旅客吞吐量增長迅速,大連現有的周水子國際機場已經超負荷運行,經過三期改造之后,運輸能力也將在2016年左右達到飽和。大連能夠用于建設機場的用地已經非常有限。 相關人士:大連周水子機場運量已經飽和,建新機場是迫在眉睫,而且在市內選不出任何地方,只能是填海了。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海上機場是日本1975年建造的長崎海上機場。近40年間,先后又有美國紐約的拉瓜迪亞機場、以及日本的關西機場等相繼問世。盡管海上機場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方便,但爭議也從未停止過。特別是有專家提出,飛機的頻繁起降會使海上跑道更容易出現裂紋,這將給飛行安全帶來致命隱患。對此中國民航大學教授王維則認為:現在很多新的處理技術可以確保跑道的穩定性,這一點完全不必擔心。 王維:所謂的裂紋是土基處理沒搞好,土基搞好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要是土基處理得當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王維說:只要選址得當,海上機場的優勢還是較為明顯的。 王維:海上機場如果選址得當,氣象適航,同時在土地處理方面采用比較好的處理措施的話,還是比較好。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機場的凈空,現在城市周邊會有很多建筑物,但是海上機場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現在機場建設用地還是較少,海上機場有很大的優勢就是節約土地。這些都是發展海上機場比較獨到的地方。 大連新機場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白廣源也表示:目前世界范圍海上機場建設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并被廣泛采用。 白廣源:從技術角度講,填海造機場,已經不是什么創新。日本的關西機場、香港的機場都是填海造地形成的,大連怎么就不可以填?而且大連的海域,填海的地質條件要優于它們。 而對于海上機場“造價昂貴,維護更燒錢”的說法,白廣源并不認同。 白廣源:填海造地的成本我不知道從哪來的,簡單一個常識,大家都能聽明白,填海造地的成本主要取決于填海的深度,該海域的平均水深是5米左右。按現在的工程造價,平均按所有的成本,包括拆遷動遷的成本,所有的補償,所有的技術服務費,加到一起平均51萬元一畝左右。雖然是填海,但并不是說它的造價就比陸地要高10倍,甚至20倍,這是沒有任何依據的,這么大項目有公開的批復,公開批復164.9億元。 另外對于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大連新機場沒有填海手續,立項也沒有獲批,填海工程從2012年3月20日開始,而2011年就已經開始填海施工。白廣源也給予了正面回應。 白廣源:2009年9月,大連臨空產業園填海造地工程得到了大連市發改委的批準,完成了立項。2011年2月,填海通道工程用海手續得到了省政府的批準,手續也是完備的。2010年8月,沈陽軍區大連新機場天然工程也出具了用海的同意函。2012年10月23日,國家海洋局簽發了關于大連臨空產業園區域建設用海總體規劃的批復,包括工程用海的環評,大連臨空產業園填海造地工程的各項手續全部完成。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實施的填海造地手續是完備的,不存在沒有手續就開工建設的情況。一共分兩個階段,現在第一個階段填海階段所有的手續是完備的,機場的設計、機場的手續也在全面的啟動當中。 |
相關閱讀:
- [ 09-16]習近平結束對馬爾代夫訪問 亞明總統夫婦到機場送行
- [ 09-16]廈門機場T4航站區昨開始調試 工程預計年內可投用
- [ 09-16]廈門機場的小廣場淪為夜市?沒有人管
- [ 09-16]廈門機場的小廣場淪為夜市?沒有人管
- [ 09-15]習近平結束對塔吉克斯坦國事訪問 拉赫蒙總統夫婦專程到機場同習近平夫婦親切話別
- [ 09-15]黎巴嫩一載百余人飛機因炸彈警告降落羅馬機場
- [ 09-14]習近平結束對塔吉克斯坦國事訪問 拉赫蒙總統夫婦專程到機場話別
- [ 09-12]周杰倫搭乘機場接駁車 穿黑衣戴口罩(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