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6日電 題:陳啟宗談3.5億美元贈哈佛:“會”捐款是大學問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錢是最不值錢的東西。”香港中環渣打銀行大廈28樓,作為大廈業主的恒隆總部所在地,陳啟宗以他的“名言”應對記者對金錢數目的執著。 陳啟宗有錢,他是恒隆集團和恒隆地產的董事長,與胞弟陳樂宗位列《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第17位,凈資產估計達29.5億美元;陳啟宗也沒錢,因為陳氏家族有捐身家的“不明文家規”,“錢不留給后代,都用于做公益、做慈善,除了養我媽媽以外,她94歲了。” “社會怎么看管不了太多” 哈佛大學上周宣布,由陳啟宗、陳樂宗創立的家族基金“晨興基金會”承諾捐款3.5億美元,支持該校公共衛生學院。這是哈佛378年校史上金額最大的單筆捐款。 陳啟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其父陳曾熙對教育事業和醫學研究一向非常支持,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是陳樂宗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地方,“捐款順理成章”。他又強調,公共衛生不是一地的問題,而是人類的問題。 陳啟宗證實這筆捐款沒有設限,但未透露是一次性、還是分期分批撥付,“不方便講,大學的政策是不公布。” 陳氏家族此舉在中國引發爭議。有網民質問,“為什么不捐助中國內地或香港的大學?”“我知道好多人講這講那,迫不得已要澄清一下。”記者見機追問晨興在內地的捐款數額,陳啟宗卻說:“我們從來沒跟別人說過捐了多少。首先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社會怎么看、歷史怎么看,我們也管不了太多。”他更直言,其家族做慈善不想“門開得太大”。 “時間比錢更‘值錢’” 只有英文版本的晨興集團網站顯示,集團透過晨興基金支持教育和科研發展,包括2006年捐款1億港元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晨興書院;自1996年起,每年資助北大、清華、復旦等5所高校的500名學生;以及捐建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樓、創立晨興數學中心,捐助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等。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項目是浙江大學‘晨興文化中國人才計劃’。”該計劃每年從大一學生中選拔30人,在其專業領域之外,“開小灶”教授中國文化和國際關系方面的課程。“有傳統文化底蘊、同時對國際事務有認識,這是中國未來需要的人才。”惜才的陳啟宗說,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樂趣。 此外,陳啟宗對傳統建筑和文物古跡格外珍愛。他憶述了在北京故宮捐款復建建福宮花園和中正殿一事。工程自上世紀90年代展開,前后歷時18年。 “你想想看,是18年花的錢重要,還是18年重要?”陳啟宗說,在內地做慈善,付出最多的不是錢而是精力,真誠、心血和時間比錢更“值錢”。 中國新富樂捐 因應陳氏家族的捐款,為紀念恒隆已故創辦人、陳氏兄弟的父親陳曾熙,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決定易名為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 訪問中,陳啟宗突然提及,下周天津恒隆廣場即將開幕,與之相隔不遠有一條街,當年被嗜賭的祖父一晚輸掉。“我父親經歷家道中落,后來自己創業,直到死那天還記得窮是什么滋味。因此他很自然地有同情心,會幫助別人,自己沒讀大學但希望別人讀大學。” “中國的新富階層也在經歷這個過程。”陳啟宗說,內地不少富人已表明會“裸捐”,還有好多商業機構把盈利的一部分投放慈善基金,“這很了不起”。對于跑去美國“撒錢”的行善方式,陳啟宗笑稱這種不代表主體。 “你繼承了父親行善的遺愿,下一代是否也會如此?”陳啟宗聽罷露出嚴苛的表情:“不懂得賺錢,就不要參與捐錢。”他說,“會”捐錢是大學問。(完) |
相關閱讀:
- [ 09-10]捐在哈佛
- [ 09-10]向獲“壕”捐的哈佛取取經
- [ 09-09]香港陳氏家族向哈佛捐3.5億 英凱特王妃再度懷孕
- [ 09-09]香港陳氏家族向哈佛捐3.5億美元 創該校捐款紀錄
- [ 09-04]前哈佛大學招生官談哈佛招生真相:極致民主
- [ 09-03]北外-哈佛“面向未來的教學”研討會舉行
- [ 08-27]我要去哈佛啦! 盼盼核桃慧終極賽選手霸氣感言
- [ 08-27]為“哈佛女孩”祛魅 彰顯現代育人理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