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游客來說,菲律賓是不是一個安全的旅游目的地,這個問題因過去一周內接連發生3起中國公民遇險事件而被打上大大的問號。在最近幾年的中國輿論場,菲律賓一詞的出現更多伴隨著黃巖島、仁愛礁等南海爭端背景下的地理名詞,而非長灘島的陽光沙灘。而本月初,中國駐菲使館甚至受到菲國內極端組織威脅。13日清晨,一名中國公民在菲北部遭槍擊重傷,中國外交部14日在一周內第二次發出赴菲旅游警示,據《環球時報》記者15日了解,一些國內大型旅行社的赴菲游線路已緊急下線。對中國公民而言,菲律賓當下為何如此“危險”?一向愛炒作中國話題的菲媒體對中國人頻繁遇襲為何沉默寡言?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有人將目光投向菲國內政治形勢,有人堅信,答案在馬尼拉與不平靜的南海之間。
5天3案,菲媒報道不多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再次提醒在菲中國公民針對當前治安狀況,采取預防措施,以保護人身財產安全。”14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在網站上“再次提醒在菲中國公民注意安全”,原因是13日晨,菲律賓北部布拉干省梅卡瓦延市發生中國公民遭槍擊事件,一名中國公民受傷,生命垂危。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此事件是9月8日以來,第三起中國人在菲遇險事件。9月8日,一名中國人在大馬尼拉地區遭兩名菲警察跨省綁架,趁綁架者熟睡時僥幸逃生;9月11日晚,一名中國人在三寶顏-錫布蓋省遭不明身份武裝人員綁架,下落不明。9月12日,中國外交部與國家旅游局發出通知,“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菲律賓”。在菲媒報道中,此“旅游警示”被解讀為“旅游禁令”。
“考慮到當前菲安全形勢,外交部領事司發布了旅行警示,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菲律賓,在菲中國公民和機構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防范。中方敦促菲方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中國在菲機構及人員安全。”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發出這一信息前,外媒剛傳出一名中國人在菲南部被綁架的消息。美聯社稱,被綁架男子姓李,今年18歲。11日晚,6名持槍武裝人員在三寶顏-錫布蓋省卡巴薩蘭市一個家庭經營的小商店中將該男子綁架,并搶走了2萬菲律賓比索(約合2776元人民幣)的現金。匪徒們乘鈴木小廂車逃離現場,菲警方之后在鄰近村莊找到了這輛被燒毀的汽車,但綁匪和李姓男子不知所蹤。美聯社稱,沒有任何組織宣稱對綁架負責,也沒有人提出贖金要求,警方懷疑事件是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所為。
在過去一周發生的3起中國人遇險事件中,11日晚這起是菲律賓媒體報道最多的,但信息量也非常有限,且ABS-CBN電視臺、《菲律賓星報》等媒體均以“中國發出赴菲旅游警告”為主,對案情描述非常簡單。報道相對詳盡的《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稱,武裝分子在棄車后乘摩托艇逃離,菲律賓外交部13日發表聲明,承諾將采取適當和必要措施保護中國在菲公民安全。
另據《菲律賓星報》報道,菲律賓司法部15日起訴4名涉嫌非法持有市值約70億菲律賓比索毒品的中國公民。4人本月12日在邦板牙省圣費爾南多市被捕。今年8月,菲政府抓扣了50多名非法華工,巴拉望法庭還判決去年被捕的12名中國漁民“非法捕魚”罪名成立,他們被判6至12年不等監禁。
“危險”的菲律賓為何危險?
外媒報道中國人在菲律賓遇險時大都提到本月初的同一個事件——菲官方9月2日高調舉行記者會,宣布1日在馬尼拉國際機場停車樓抓獲3名試圖組裝炸彈的嫌犯,這些反華分子屬于“美國遠東軍”組織,他們試圖襲擊中國駐菲使館以及華人在馬尼拉開設的大型商業設施,以抗議菲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軟弱”。菲媒體稱,一名“邊緣政客”因卷入此事被捕,但不久后又被釋放。
“如此高調地宣布抓獲反華極端分子,菲律賓政府顯然是想向北京釋放信號”,一名在菲律賓工作多年的華人記者15日對《環球時報》說,近期中國人在菲頻繁遇險原因,顯然要在南海爭端大背景下分析。他認為,不論是抓捕反華分子還是中國公民遇襲,都可以向中國證明,菲國內存在因南海爭端對中國不滿的人,“如果中國逼人太甚,在菲中國人處境會變得危險”。
“對近期幾起案件需要進行個案分析,不能一概而論”,15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另一名熟悉馬尼拉情況的中國學者說,遇險的中國公民不一定是中國游客,不排除有人是持中國護照但長期在菲工作的人。而從13日發生的中國人被槍擊案件來看,更有可能是仇殺,“菲律賓人做事并不那么心狠手辣,綁票圖財的多,要錢又要命的少”。該學者稱,菲國內政治形勢也是近期安全形勢惡化的深度因素之一。根據菲律賓憲法,總統任期6年,不可連任,但阿基諾三世政府目前正全力造勢,希望將總統任期改為4年,可以連任,為2016年阿基諾三世繼續執政做準備。但此舉激怒了2016年試圖競選總統的人及菲國內其他政治勢力,進而造成菲國內整體安全形勢下降,近期遭遇綁架等危險的韓國公民也在增多,雖然案件頻發十分可疑,但未必是菲國內出現專門針對中國人的行兇傾向。
“說菲律賓政府故意縱容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連續發生中國人遇險事件后,菲政府口頭上表示很重視,但行動沒有跟上,沒有看到一系列措施,菲政府和警方的表現,很容易讓人聯想菲政府故意縱容”,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許利平15日對《環球時報》說。他同時表示,“說菲政府效率低下,警方處置能力差,對中國公民遇險有心無力,也說得過去”。他說,在菲國內一些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很弱。
多家國內旅行社暫停赴菲游
15日,原本聲稱會對中國人遇險事件發表新聲明的菲律賓外交部并沒有發表新聲明,菲律賓駐華使館當日將菲外交部發言人上周五的聲明發給《環球時報》記者,該聲明重申對中國使館提供適當與必要的保護,同時再次承諾會全力調查3名威脅襲擊中國使館嫌犯所在的組織。
旅游警示方面,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多家中國國內旅行社目前已暫停赴菲旅游。中國旅行社總社東南亞項目專員李瑩1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經過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磋商,該社原定“十一”出游的菲律賓團全部取消,對報名游客實行全額退款。中國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所有涉及菲律賓的旅游產品包括自由行和團隊游均已下線。
上述兩家國內較大規模的旅游企業都表示,目前沒有正在菲律賓的旅游團。這在一種程度上說明,旅游資源豐富的菲律賓并未成為國人東南亞出游首選目的地。國旅負責人告訴記者,菲律賓線路開發得比較早,但一直不算熱,“目的地安全性一直是中國游客的首要考慮因素,大家對菲律賓旅游的安全顧慮比較多”。李瑩說,菲律賓的海島資源和自然景觀較泰國、印尼可能更好,但香港人質劫持事件發生后,菲律賓旅游產品的銷售持續下跌,尤其近兩年南海問題升溫,很多中國游客對菲律賓有了排斥心理。
中國在線旅游服務商攜程表示,現有近百名攜程游客集中在菲律賓長島、長灘島等景點,他們的行程沒受影響,預計數日內全部返程。對于近日赴菲團隊和自由行游客,攜程已采取主動勸退措施,游客可選擇取消、推遲或調整行程。
在15日采訪中,《環球時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獲得的消息稱,11日綁架18歲中國人的綁匪身份已確認。(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黃棟星 記者 劉暢劉洋 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