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9月17日電 (記者 王子謙)仿佛像商量好的一樣,強臺風“海鷗”9月16日沿著7月18日超強臺風“威馬遜”的路徑,直撲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并登陸。不到兩個月時間,兩次強臺風猛烈來襲,在相同地點登陸,給海南島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等極端惡劣天氣,這個有900多萬人口的省份經受了防災抗災的嚴峻考驗。 兩個月前,超強臺風“威馬遜”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風速60米/每秒登陸海南并橫掃瓊北地區,是1973年以來華南最強臺風,所到之處,樹木或被整體剝皮,或連根拔起,漁塘和海面網箱被毀,農田受淹,電網癱瘓,房屋倒塌,景象如同災難電影大片。省會海口市全城停水停電,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海南省根據“威馬遜”發展狀況發出最高級別預警,全省26410艘漁船提前進港避風,各市縣轉移群眾38萬余人。 “威馬遜”造成海南省18個市縣216個鄉鎮共325.8萬人受災,死亡25人,失蹤6人,倒塌房屋2.3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19.5億元人民幣。 災情發生后,海南省緊急部署救災行動,供電、供水、通信、道路、園林、環衛等部門有效組織力量,駐瓊武警及部隊官兵積極投入,南方電網從廣東、廣西等省區調派8900多名電力工人與海南省內5800多名工人展開萬人搶修復電大會戰。 面對嚴峻災情,許多“凡人善事”溫暖人心。“威馬遜”肆虐當日即有民眾發布信息,提供多種幫助;志愿者組織發布“集合令”,號召參與清理家園;文昌小伙符傳道為救助他人失去生命,電網職工溫和、莊華吉和海口環衛職工鄧育軍,昌江縣工會干部郭起森、林維勇和海南東昌農場干部梁統安在救災崗位上不幸去世;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自發捐贈救災物資運往文昌重災區;海外瓊籍華人華僑也積極為家鄉捐款;海南省及海口市組織兩次超強臺風賑災義演晚會,分別籌集了2.4億元和1.17億元人民幣善款。 就在災區進入重建的關鍵階段,今年第15號臺風“海鷗”幾乎復制“威馬遜”路徑,再次在文昌市翁田鎮沿海登陸。海南吸取“威馬遜”經驗教訓及早應對。海南省“防總”在24小時內連續3次提升應急響應,全省共轉移群眾35.29萬人;海口市提前72小時啟動防御強臺風總預案,中小學(幼兒園)放假,市政園林對修整加固樹木,商務部門調入物資,供電部門啟動防風防汛響應。 未雨綢繆換來有條不紊。16日上午,“海鷗”逼近瓊島時,海南省各部門之間互相協調,信息共享,掌握抗風主動權,城鄉居民從容面對。 由于準備充分,措施得力,加之風力相對較小,臺風“海鷗”給海南造成的損失小于超強臺風“威馬遜”,登陸地文昌市無人員死亡和失蹤。(完) |
相關閱讀:
- [ 09-17]“海鷗”造成瓊粵桂597萬人受災
- [ 09-17]“海鷗”致廣西130萬人受災6人死亡 沿海城市停課
- [ 09-17]臺風“海鷗”與天文潮疊加 海口潮水位創66年最高
- [ 09-17]臺風“海鷗”致粵桂瓊3省受災 廣西有2人死亡
- [ 09-17]受臺風“海鷗”影響 部分跨海列車將停運或調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