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力量在坦誠交流中凝聚迸發
2014-09-19 15:20:1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要聞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1979年6月15日,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召開。鄧小平指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確定“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將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緊緊團結在了“中國號”巨輪上。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制定頒發了《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這是我國多黨合作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2005年以來,中共中央頒布了多個重要文件,為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06年2月頒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成為指導人民政協事業的綱領性文件。 中共十八大再次為人民政協事業大發展提供了歷史契機。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并指出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將協商民主定位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把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出席全國政協舉行的新年茶話會,與各界人士共迎新年已經成為慣例;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和專題協商會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到會與委員共商國是……前進的力量在一次次坦誠的交流互動中凝聚、迸發。 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天地更加廣闊。2013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舉行的新年茶話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65年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不斷健全,協商民主實踐充滿生機活力 2014年9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第18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政協領導同志、有關部委負責人和十多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桌而坐,就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坦誠交換意見、共商應對之策。 雙周協商座談會,這項在繼承傳統基礎上推進協商民主的創新之舉,在過去一年中醞釀啟動、成熟運轉,已成為新形勢下人民政協溝通思想、建言獻策、協調關系、凝心聚力的有效平臺。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從成立之日起就是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經過65年探索發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不斷拓展,充滿了生機活力—— 上世紀80年代,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開始恢復大會發言制度,政協委員登上人民大會堂的講臺縱論國事;全國政協六屆二次常委會議決定,將每年大會期間的提案審查委員會改為常設的提案工作委員會,委員可以隨時提出提案;十屆全國政協以來,專題協商會成為開展協商活動的一項創新,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被列入協商議題。 2013年以來,新一屆全國政協著力創新以專題為內容、以界別為紐帶、以專委會為依托、以座談為方法的協商形式,進一步拓寬社會各界有序政治參與的渠道和平臺,不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
相關閱讀:
- [ 09-19]北京市政領域4官員涉腐敗被雙開 涉拆遷補償問題
- [ 09-19]南京原六合區書記自縊身亡 3月前因頂風違規被免
- [ 09-18]俞正聲參觀中國國旗國歌國徽誕生檔案展
- [ 09-18]廣東省政協撤銷6名委員資格 包括2名被調查常委
- [ 09-17]福建省政協機關傳達貫徹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 [ 09-16]福州市政協召開十二屆委員會第二十一次主席會議
- [ 09-14]今年超20名退休高官被查 多屬“拔出蘿卜帶出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