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無證經營食品已抽樣送檢 事發之后,岳女士的老公姚先生前往市監局樂從分局反應情況,并要求抽檢相關食物。 昨日,順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本報確認,已收到姚先生的投訴,接訴后樂從分局派出執法人員前往被投訴地址進行核查,發現該涼菜店確實存在無證經營現象,執法人員當即立案,要求其立即停止經營。 該局表示,分局執法人員將豬耳朵送檢,并請姚先生將當天吃剩的豬耳朵送到分局,封存后送至順德區質檢院進行檢驗。但由于姚先生當天吃剩的豬耳朵很少(檢測的樣品重量須達到1斤),執法人員遂對涼菜店的豬耳朵進行抽樣,并已送檢。 順德區食藥監局表示,因相關檢驗報告要一周后方能取得,且姚先生提供的醫生診斷證明并未確認其女兒為亞硝酸鹽中毒,涼菜店方目前只同意賠償一半的醫療費用。樂從分局將在收到食品檢驗報告后跟進調查并幫助雙方就醫療費用問題繼續協商。 調查:路邊攤衛生狀況普遍堪憂 從廣州8人因食路邊鴨脖中毒病危,再到岳女士女兒吃豬耳朵中毒,記者注意到,其根源均指向亞硝酸鹽。 據了解,亞硝酸鹽廣泛用于食品加工業中的發色劑和防腐劑。一般來說,只要含量在安全的范圍內,不會對人產生危害。然而一次性食入0.2克以上會引發不同程度的中毒甚至死亡癥狀。 記者了解到,亞硝基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卻常常潛藏在一些經過特殊加工如腌制、臘制、發酵的食物以及一些腐爛的蔬菜中。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涼菜、腌制食物使用亞硝酸鹽,除了成色比較靚外,還會使其腌制、發酵后重量不會“縮水”。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順德有不少路邊出售涼菜、腌制品等路邊攤及小食店。在高坎路的多處路口,記者發現均有出售鴨脖、鴨架等涼菜的小攤,各種食物混搭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蚊蠅亂飛,衛生狀況普遍堪憂。至于食物是否安全,店主均表示,都是自己腌制的,絕對安全。但是,這些小攤販基本上都是無證無照,經營地點也是“打游擊”。 |
相關閱讀:
- [ 09-19]澳大利亞華裔女童猝死案 母親稱女兒死于粗心治療
- [ 09-19]路邊攤好“毒” 女童吃豬耳險丟命
- [ 09-18]華裔女童被澳洲游樂場設施甩出身亡 警方尋目擊者
- [ 09-18]小偷深夜爬樓嚇哭女童 物業阻止居民換防盜網
- [ 09-17]誤把燒堿當礦泉水喝 6歲女童食道、胃部被燒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