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豬耳朵。(資料圖片) 路邊烤串兒很受歡迎。 專家提醒,路邊小吃最好不要吃。 樂從一3歲女童吃了路邊豬耳朵后病危記者調查發現路邊小吃衛生堪憂 近日,廣州8人在路邊攤食用鹵鴨脖,亞硝酸鹽中毒險丟命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無獨有偶,家住順德樂從的岳女士日前也向本報記者報料稱,其女兒和丈夫在吃了路邊買回的涼菜豬耳朵后,雙雙出現食物中毒癥狀,3歲女兒更是一度病危。 隨后,順德區食藥監局向本報回應稱,已對被投訴涼菜店的豬耳朵進行抽樣送檢,結果將在一周后公布。而記者調查發現,順德類似這樣的路邊小吃店不在少數,衛生狀況堪憂。 報料:女兒吃涼菜豬耳朵病危 岳女士告訴記者,9月9日下午6點她下班回來后,在家附近的一家小店買了10元的涼菜豬耳朵,不料晚上女兒和丈夫食后不久都出現中毒反應,其中女兒的反應最大,嘔吐不止,嘴唇、手指等都發紫發黑,十分嚇人。于是,他們急忙把孩子送往樂從醫院救治,當時醫生給出的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見情況不妙,岳女士決定轉院至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救治,主治醫生也認為應該是食用豬耳朵后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在樂從醫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初步診斷卡中,醫生均填寫疑似亞硝酸鹽中毒。 在住院6天后,岳女士的3歲女兒小欣于9月16日康復出院,醫療費用花了6000多元。岳女士表示,“女兒撿回了一條命,如果反應慢點,可能孩子就沒了”。 執法:無證經營食品已抽樣送檢 事發之后,岳女士的老公姚先生前往市監局樂從分局反應情況,并要求抽檢相關食物。 昨日,順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本報確認,已收到姚先生的投訴,接訴后樂從分局派出執法人員前往被投訴地址進行核查,發現該涼菜店確實存在無證經營現象,執法人員當即立案,要求其立即停止經營。 該局表示,分局執法人員將豬耳朵送檢,并請姚先生將當天吃剩的豬耳朵送到分局,封存后送至順德區質檢院進行檢驗。但由于姚先生當天吃剩的豬耳朵很少(檢測的樣品重量須達到1斤),執法人員遂對涼菜店的豬耳朵進行抽樣,并已送檢。 順德區食藥監局表示,因相關檢驗報告要一周后方能取得,且姚先生提供的醫生診斷證明并未確認其女兒為亞硝酸鹽中毒,涼菜店方目前只同意賠償一半的醫療費用。樂從分局將在收到食品檢驗報告后跟進調查并幫助雙方就醫療費用問題繼續協商。 調查:路邊攤衛生狀況普遍堪憂 從廣州8人因食路邊鴨脖中毒病危,再到岳女士女兒吃豬耳朵中毒,記者注意到,其根源均指向亞硝酸鹽。 據了解,亞硝酸鹽廣泛用于食品加工業中的發色劑和防腐劑。一般來說,只要含量在安全的范圍內,不會對人產生危害。然而一次性食入0.2克以上會引發不同程度的中毒甚至死亡癥狀。 記者了解到,亞硝基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卻常常潛藏在一些經過特殊加工如腌制、臘制、發酵的食物以及一些腐爛的蔬菜中。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涼菜、腌制食物使用亞硝酸鹽,除了成色比較靚外,還會使其腌制、發酵后重量不會“縮水”。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順德有不少路邊出售涼菜、腌制品等路邊攤及小食店。在高坎路的多處路口,記者發現均有出售鴨脖、鴨架等涼菜的小攤,各種食物混搭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蚊蠅亂飛,衛生狀況普遍堪憂。至于食物是否安全,店主均表示,都是自己腌制的,絕對安全。但是,這些小攤販基本上都是無證無照,經營地點也是“打游擊”。 監管部門 抽檢51批次不合格近兩成 如何加強這些小食店及路邊攤的監管,是市民所關心的焦點。對此,順德區食藥監局回應記者稱,第二季度對全區在冊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肉制品、非發酵性豆制品等共抽檢51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產品8批次,不合格批次主要集中在豆腐、燒鴨、白切雞、燒豬肉等常見的熟食中,不合格項目基本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 同時,區食藥監局強調說,對不合格產品要求召回、下架退市,多次發出消費警示,建議消費者購買熟食后加熱再食用,并盡快食用。同時,該局表示,下階段將加大巡查力度,重點取締無照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并進一步加大抽檢頻次和數量。請各位市民發現無證照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的線索及時進行舉報,撥打12345和22838180。 醫生提醒 市民慎食路邊攤 昨日,記者從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該科室時常會接診,因食用路邊攤開賣的水果、燒烤等食物,導致胃腸道不適,出現嘔吐、拉肚子,甚至食物中毒癥狀的病人。 “路邊攤盡量不要吃。”該科室江副主任提醒說,路邊攤往往衛生不達標,販賣的食物不干凈,很容易滋生更多細菌。 而放置時間長的路邊食物,自身會有微生物分解,產生亞硝酸鹽。人體食用亞硝酸鹽,早期有胃腸道不適癥狀。一旦攝入過量,會使體內的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從而導致人體組織缺氧并出現青紫而中毒,嚴重時甚至可致命。 |
相關閱讀:
- [ 09-19]澳大利亞華裔女童猝死案 母親稱女兒死于粗心治療
- [ 09-19]路邊攤好“毒” 女童吃豬耳險丟命
- [ 09-18]華裔女童被澳洲游樂場設施甩出身亡 警方尋目擊者
- [ 09-18]小偷深夜爬樓嚇哭女童 物業阻止居民換防盜網
- [ 09-17]誤把燒堿當礦泉水喝 6歲女童食道、胃部被燒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