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 蔣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結束對印度的訪問,北京觀察人士高度評價此訪,認為此訪“很圓滿”,有助于“龍象”增信釋疑,合作共贏。
曾長期在印度工作的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林民旺對中新社記者說,習主席出訪印度無疑將促進中印之間的戰略互信,“散步外交”是其中點睛之筆。
習近平訪印第一站是印度總理莫迪的故鄉古吉拉特邦,在這里,莫迪全程陪同,兩國領導人會見并共同參觀甘地故居和河岸公園發展項目,追昔撫今,展望未來。輿論將此稱為“散步外交”。
“在莫迪故鄉為其慶祝64歲生日,個中‘私交’意味頗濃。”林民旺說,而印度新總理莫迪高規格回應中方溫情,讓人感受到印度方面傳遞的善意。在首都新德里的“例行安排”前做這樣的安排,可謂“暖心”。
他認為,這種并沒有“中規中矩”的安排向外界傳遞出中印元首希望加強合作,攜手發展的重要信息。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胡仕勝也認為,作為當今世界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雙方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愿望同樣迫切,都主張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從習主席此訪成果來看,中印實現了發展戰略的對接,這對雙方增進戰略互信,加強戰略協作,攜手共同發展,都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正如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時所言,期待同印方一道,建立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關系,從雙邊、地區、全球層面深化兩國合作。莫迪也強調,希望同中方加強高層及各領域溝通和對話,把雙方共同利益和共識轉化為更多合作成果。
在胡仕勝看來,此番表態意味著中印戰略協作不僅在雙邊層面,更具有區域和全球意義。對于中國而言,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在中國與南亞的區域合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就是加強傳統陸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實現互利共贏。林民旺認為,印度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印之間凝聚的共識,將為實現這一戰略藍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龍象共舞利在全球,更會帶動中國與整個南亞區塊經濟的發展。”胡仕勝說,中印巨大的人口和經濟體量意味著,如果中印用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如果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