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19日說,法國戰斗機當天首次空襲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境內的目標,并成功將其摧毀。
奧朗德的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天上午9時40分,我們的‘陣風’戰斗機首次打擊了這一恐怖組織在伊拉克東北部的一個后勤倉庫。這一目標被擊中,徹底摧毀。”聲明說,今后幾天法軍還將采取其他行動。
聲明還表示,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將于下周向議會就法軍行動作出說明,法軍的行動是協助伊拉克政府軍打擊“伊斯蘭國”,恢復伊拉克主權。
伊拉克軍方發言人卡西姆·穆薩維19日說,法國戰斗機當天在伊拉克北部發動了4次空襲,打死了幾十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
奧朗德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應伊拉克當局請求,法國將向伊拉克軍隊提供“空中支援”,幫助其打擊“伊斯蘭國”。
“一旦我們確定目標,我們將在短期內采取行動,”奧朗德說。
法新社報道,法國戰機自本月15日已經開始在伊拉克上空執行偵察任務,并向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武裝提供武器。
在打擊“伊斯蘭國”上,奧朗德近來表現積極,不僅在上周親自到訪伊拉克,還于本周在巴黎主辦了伊拉克和平與安全國際會議。
但與美國日前決定將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范圍由伊拉克擴大至敘利亞不同,奧朗德強調,法軍行動僅限于伊拉克境內,而且法國不會派出地面部隊。
目前,法國在阿聯酋駐有6架“陣風”戰斗機和約1000名士兵。法新社報道,法國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可能會動用“戴高樂”號航母。
【美國歡迎】
當前,“伊斯蘭國”占據著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片地區。美軍戰機自8月8日以來已經對“伊斯蘭國”目標發動170多次空中打擊。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本月10日宣布,將對“伊斯蘭國”實施系統性空襲,并通過組建一個廣泛的“國際聯盟”,削弱并最終摧毀這一恐怖組織。
美聯社報道,隨著法軍19日展開行動,法國成為首個加入美國、空襲“伊斯蘭國”的國家。這一舉行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法國在2003年曾經堅決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兩國關系一度陷入歷史低谷。去年,法國曾經準備好加入美國可能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但最終因奧巴馬改變主意而作罷。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19日對于法國空襲“伊斯蘭國”的做法表示贊賞。正在法國訪問的登普西對隨行記者說:“法國曾經是我們頭號的盟友,他們再次為我們在那里(采取行動)?!?/p>
【國內政治因素】
一些媒體認為,法國此次積極對“伊斯蘭國”采取行動,可能與法國國內政局有關。
新民調顯示,奧朗德的民意支持率再創新低,下降到區區13%,這主要是因為他在經濟議題上的表現引發公眾強烈不滿。但在國際舞臺上,奧朗德一直表現搶眼,法國之前在馬里和中非共和國的軍事行動曾為他獲得不少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