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亞南亞行 讓“一帶一路”構想逐步變現實
2014-09-20 12:38: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并對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印度進行國事訪問后,19日晚回到北京。為期9天的中亞南亞四國之行,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構想正在變成現實,受到沿途各國的歡迎。 這是習近平去年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后第一次如此集中地訪問相關國家。在上合組織峰會期間,習近平還與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推進“一帶一路”合作。 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說,此次“一帶一路”的行程,意味著中國以切實舉措實現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共同發展,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外開放特別是向周邊國家開放水平,為“一帶一路”沿途各國注入發展的新活力。 孫士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一帶一路”的構想之所以會受到上述國家的熱烈呼應,是因為這一構想結合不同國家的發展需求,給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符合習近平提出的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和使自身發展惠及周邊國家的外交政策。 對塔吉克斯坦,習近平提議,雙方要以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加強油氣、電力、經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未來5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30億美元。 對俄、蒙,習近平倡議,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強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開展旅游、智庫、媒體、環保、減災救災等領域務實合作。 對土庫曼斯坦,習近平指出,雙方要優化貿易結構,逐步擴大電力、制造業、農業等非能源合作,共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接兩國發展戰略,拉動交通、通信等領域合作。 對哈薩克斯坦,習近平提出,中方愿同哈方進一步推動原油貿易、氣田開發、油氣裝備制造等能源合作,擴大本幣互換規模,增加青年交流。 對斯里蘭卡,習近平強調,中方愿以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契機,同斯方加強在港口建設運營、臨港工業園開發建設、海洋經濟、海上安全等領域合作。 對馬爾代夫,習近平表示,中方將積極研究支持馬方提出的馬累—機場島跨海大橋項目,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馬方經濟發展計劃和青年城等項目建設,投資馬爾代夫旅游服務業,鼓勵更多中國公民來馬旅游。 對印度,習近平提出,雙方要加快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開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框架內的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進程。 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所說,習近平此訪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次精彩“路演”。此訪掀開了中國睦鄰友好合作新篇章,開啟了“一帶一路”建設新航程。 訪問期間,中國同塔、馬、斯、印四國共簽署60多項合作協議。四國領導人均表示愿積極參與建設“一帶一路”。此外,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的元首們一致同意,支持并積極參與中方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文化、科技、創新、教育、衛生、旅游、體育領域合作,推動文明對話。 在此訪最后一站印度演講時,習近平再次強調,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南亞,符合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利益,也符合中國利益。中國愿同南亞各國和睦相處,愿為南亞發展添磚加瓦。中國希望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雙翼,同南亞國家一道實現騰飛。 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用“大滿貫”形容習近平此訪的成績。在中國的周邊外交中,中亞和南亞的邊疆安全和經貿、能源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習近平此次訪問的國家均處于“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或輻射區,此訪將成為推動“一帶一路”構想變成現實的重要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與有關國家的發展戰略深入對接,將對本地區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產生積極深遠影響。(完) |
相關閱讀:
- [ 09-20]復興絲綢之路 共建和諧周邊——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并訪問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印度
- [ 09-20]中方談習近平出訪成果:復興絲綢之路 共建和諧周邊
- [ 09-20]習近平18個月出訪10次共29國 簽合作協議超50項
- [ 09-20]習近平首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 [ 09-20]習近平出訪:展“一帶一路”雙翼 共中亞南亞騰飛
- [ 09-20]習近平訪印促龍象增信釋疑
- [ 09-20]專家析習近平印度演講:明確支持印度區域經濟
- [ 09-19]外交部就蘇格蘭公投、習近平結束訪印等答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