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9月21日電 (張添福)“近年來常有團體和個人隨意到三江源區放生,但外來不明物種魚類往往帶來病菌,擠占本地土著魚的水域空間,引發潛在風險。”21日,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工程師李柯懋對中新網記者說,“普通群眾切勿盲目在三江源區放生不明魚類?!?/span> “現在群眾不清楚魚類品種,往往將市場上購買的外來魚種放入三江源區,除了會引入病菌外,還會擠占本地土著魚的棲息空間,爭奪本就貧乏的餌料資源?!崩羁马硎荆F階段盲目放生雖未產生大的危害,但肯定不利于三江源區水生生物安全繁殖。 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李柯懋表示,雖然放生體現了對生命尊嚴的維護,但三江源區生態系統敏感且脆弱,故不贊成在這塊區域盲目放生。 該監測站工作人員王振剛介紹說,麥穗魚因其線條流暢、形似麥穗而得名,“這種魚繁殖和生存能力都很強,但它不是三江源區的土著魚種,近些年在三江源區開展的水生生物科考中監測到了它,麥穗魚往往吞噬本地土著魚的魚苗,對后者生存產生了危險。” 據了解,近年來在三江源區監測到外來物種較多,如鯉、鯽、池沼公魚、麥穗魚、泥鰍、棒花魚等,且外來物種個體優勢明顯,其中鯉個體比土著魚大3-4倍,雖然該省農牧部門下發了規范放生的通告,但李柯懋表示,“大家不了解放生的潛在風險,自發的放生活動屢禁難絕?!?完) |
相關閱讀:
- [ 09-11]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開最大規模巡護行動
- [ 02-06]我國再投160億余元建設美麗三江源
- [ 01-24]推進青海三江源、京津風沙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 [ 01-10]汪洋:保護青海三江源任重道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