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女德學堂中,課程和儀式的要求均有所不同。但傳統文化和女子德行卻是宣揚中的“必備課程”,引得上至70歲、下至10幾歲的女性學員紛紛聞風而來。這樣的女德班,到底有沒有用?學員們的觀點也并不統一: 學員:如果抱著很強的目的性去的話,有一些心結想解開的話,可能收獲會比較大。如果是泛泛的,可能還是要有一個判斷。可能有的東西講的有一些道理,有的就可能是他們自己的理解,跟我的不一樣吧。 學員:參加之前,我有時候跟朋友在一起就會顯得特別的強勢,后來我知道女人應該是像水一樣,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女人最重要的是要經營好身邊的男人。我爸爸媽媽就是經常在家里會有各種矛盾,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后來我就推薦他們去參加了一個班,參加到五六天的時候,爸爸媽媽之間的那個關系就特別融洽。 此前,中國之聲曾經報道過,有9歲女童上“女德國學班”遭到毒打事件。在這家并沒有辦學資質的國學班里,“老師”曾讓學生赤腳在石子地上跑步,揪著耳朵猛撞向墻壁,造成孩子手指腳趾骨多處骨折。近年來趁著“女學熱”而打著旗號傳銷詐騙的“女德班”也層出不窮。這也讓不少對傳統文化心向往之的女大學生顧慮重重: 大學生:他們一般來說來講是號稱國學,但實際上跟國學有多大聯系?因為我自己也沒有去過,與一些傳統上淑女培訓班又不一樣,淑女培訓班很多就是說有時候在音樂、在素養方面來教導你。但是女德班,反正我看了了解它是沒有這些內容的。 目前,我國各地女德班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傳統私塾,也有公益學院,運營資金也大多來自基金會、企業、高校。一些女德學院,甚至還有政府背景。如何看到“女學熱”和層出不窮的“女德學堂”?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所長杜潔今天接受了中國之聲采訪: 杜潔:第一,我們要對女德班現象做最后的研究,取證的研究。第二,我們要對新學期復興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中怎么去去除糟粕,取其精華。需要學者、專家需要社會各界我們大家共同的思考和探討。第三,意味著我們要對文化市場,特別是這些女德班還打著一個公益文化事業,因為有些是免費的班,對公益文化事業怎么去加強管理。特別是一些國學的、女德的培訓,有哪些培訓機構,應該怎么運作?怎么樣取健康的內容,每天可以有資格去做國學培訓,這都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管理。 |
相關閱讀:
- [ 06-16]“女德老師”無德,法律還須零容忍
- [ 09-28]千名大一女生上“女德課”:化妝最高境界是氣質
- [ 09-17]漢代女史班昭著女德家訓 京城世家爭相傳抄
- [ 03-15]紅線女: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
- [ 02-21]阿扎被寄望"女德約"前景 新No.1謙稱為時尚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