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對“三年困難時期”人口非正常死亡問題的若干解析
2014-09-22 11:26:3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原標題:對“三年困難時期”人口非正常死亡問題的若干解析 某些西方敵對勢力反復炒作中國餓死幾千萬人,而且一再夸大,把它描述成是中共的“蓄意性罪惡”,企圖動搖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警覺。 我去歐洲旅游,在巴黎街頭,碰見一位年輕的華人婦女向旅游團無償贈送和分發一份報紙,頭版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毛澤東中國三年大饑荒餓死3500萬人”,記得還有一個副標題:“揭露中共刻意隱瞞的驚天秘密”。后來,我又去日本、中國臺灣等地旅游,在那里也接到一些類似的贈閱報刊,都有“中國三年大饑荒餓死幾千萬人”的內容,只是數字有些不同,有的說餓死4000萬人,有的說餓死5000萬人,甚至有說餓死7000萬人的。 “三年大饑荒”,中國餓死幾千萬人,到底根據何在,是怎么統計出來的,我非常不解。后來,看到國內一些學者也這樣說。在理論界,不同意上述結論的學者也有許多。如江蘇師范大學數學家孫經先、山西大學教授梁展東、山西省數學學會理事長李勝家、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王紹光、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慎明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種人口學研究被某些西方媒體和一些敵對勢力所利用,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炒作,已經遠遠超出純學術范圍了,并且以此質疑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 若干年以來,說到全國三年困難時期大量餓死人問題,舉例最多的首推安徽。有文章說,安徽一個省就餓死300多萬人。有的還把新中國成立初期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運動中所殺的人同其他所有非正常死亡人口算在一起,說什么安徽餓死、錯殺400多萬人。有教授認為,1959—1961年安徽非正常死亡人口應有630.6萬人。這些數字是怎么來的不清楚。 據我了解的情況,在全國31個省市中,安徽當時確屬非正常死亡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我過去先后在蚌埠地委辦公室和安徽省委辦公廳工作,常能接觸到省、地、縣負責同志,曾不止一次聽到他們私下談過:在全省約有1/3左右的縣人口非正常死亡較嚴重,其中有無為、巢縣、廬江、宣城、定遠、鳳陽、肥西、肥東、亳縣、阜陽、阜南、臨泉、潁上、渦陽、蒙城、宿縣、濉溪、五河、懷遠、蕭縣、靈璧、壽縣、六安等縣。《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在敘述到“三年困難時期”群眾生活狀況和人口變動情況時說:“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許多地方城鄉居民出現了浮腫病,患肝炎和婦女病的人數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積降低,死亡率顯著增高。據正式統計,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少1000萬。突出的如河南信陽地區,1960年有9個縣死亡率超過100‰,為正常年份的好幾倍。”“這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反右傾’斗爭的嚴重后果,其沉痛的教訓應該認真總結和記取。”這里記述的全國1960年人口減少1000萬,是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1983)、《新中國統計資料匯編》和《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的人口》等書的權威性記載。公安部的戶籍人口檔案資料與此也是一致的。 如果《中國共產黨歷史》記載的全國1960年減少人口1000萬是可信的話,則一些學者所說的安徽餓死300萬、400萬、630.6萬人的可信度是要大打折扣的。因為,安徽一個省絕不可能占這么高的比例。何況安徽1960年、1961年減少人口中,除大量餓死外,還有大量外流人口(即“逃”的部分)。除此,還有相當一部分正常死亡人口、其他非正常死亡人口等。完全詳細準確分類統計是很困難的。 |
相關閱讀:
- [ 09-05]AKB48北原里英擔任漫畫改編電影《刃牙》女主角
- [ 08-23]甘肅肅北原縣長貪污受賄一審被判無期
- [ 02-05]重慶渝北原副區長劉信勇被控受賄3160萬受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