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商場購物,走了一圈卻沾了一身油煙味;一到飯點,商場里充斥各種“味兒”——燒烤、烤面包、中式烹飪……這些味道都是空氣污染。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商場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關注熱點。商場人員集中、環境相對密封,空氣污染比室外更為嚴重,而且對人體危害更大。不過目前,室內空氣污染監管還是真空地帶,但最快明年,我省就將出臺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逛一次商場,沾了一身油煙味 為了吸引更多客流,越來越多的商場將餐飲引進場,餐飲品牌已經成為商場的新賣點,更多的商場正在向城市商業綜合體轉變。餐飲店的集中,如果沒有完善的油煙處理設施,將造成商場空氣污染。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新街口附近幾家商場。新百商場內有“外婆家”、“避風塘”等好幾家知名餐飲,中午飯點門口都有排隊就餐的顧客,可以聞到明顯的油煙味。金鷹二期是一家新開張的商場,從8樓以上就有餐飲店。中午時分,乘電梯來到5樓就能聞到嗆鼻的油煙味,在8樓和9樓餐飲店集中的樓層,油煙味更重,空氣中都能看到明顯的煙。除了這兩家商場,水游城、水平方、虹悅城等城市綜合體,一到飯點也是充斥油煙味。其中虹悅城負一樓的美食區,好幾家餐飲店的加工操作都在大堂里直接進行,雖然有油煙收集,但是油煙味仍然到處飄散。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逛街和就餐的市民。對于商場油煙污染,他們都表示了反感,“我每次出來吃飯和逛街,回家都要洗頭發,冬天的大衣上味道更難散去。”好幾位女士都這樣說,她們認為,商場引入餐飲本來是為了招攬生意,也方便了市民,但不應該因此造成污染。 知道嗎?面包太香也是污染 商場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哪些?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專家說,判斷空氣是否污染有個簡單的標準就是嗅斷,即聞到異味時肯定就是污染。以前造成商場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是甲醛,“很多商場剛裝修好就營業,甚至邊裝修邊營業,裝修容易產生苯、甲醛污染,商場環境密封,污染不容易擴散。此外,商場銷售的服裝、鞋帽也都是甲醛污染源。”專家說,隨著商場向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轉變,PM10、PM2.5也成為商場空氣中的污染物,甚至比室外污染更嚴重。“餐飲油煙是PM10和PM2.5的來源,我們做過測試,中式烹飪產生的PM2.5,近距離濃度最高能高達800微克/立方米,如果是日常監測這就是‘爆表’值了。”專家說,多家餐飲單位集中在密閉環境下烹飪,產生的PM10和PM2.5都無法擴散,不斷增加還會相互反應形成二次污染。不僅如此,烤面包產生的香味也是空氣污染,經測試里面含有乙醇和芳香烴,這都是污染物。 市疾控中心的專家也同意環保部門的說法。疾控專家說,商場環境密封,空氣中除了有污染物,細菌也容易超標,如果沒有良好的通風和凈化,人長時間呆在這樣的環境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一些人逛商場逛久了會臉紅、胸悶、頭暈,這就是身體的反應。商場的臟空氣尤其對嬰幼兒影響較大,嚴重時會造成呼吸系統、造血系統損傷,因此家長應該盡量少帶嬰幼兒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江蘇最快明年就有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商場室內空氣容易造成污染,而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對室內空氣的監管,目前在環保相關法律中還是真空地帶。 市環保局法規處專家介紹,環保執法有一個“行規”是,監管向外排放,比如企業排污、機動車排污等,通常能找到明確的排污對象,產生的是廢氣或者廢水,而商場空氣污染卻更復雜,“是綜合污染,有餐飲、有裝修、有貨物甲醛污染等等,要找到某一個污染源太難。”專家說,商場室內污染可以認為是異味產生的污染,但目前國內對室內空氣異味沒有判斷標準。 市環保局環境執法人員也說,曾經接到市民關于商場油煙污染的投訴,但是處罰卻沒有任何一條標準可以參照,只能督促商場和餐飲單位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整改。 商場空氣污染處罰難,這樣的尷尬最快明年可以解決。記者了解到,國家環保部正在制定室內空氣強制標準,江蘇省最快明年將出臺室內空氣強制標準,對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清單將一一列舉,這些標準出臺后,對商場空氣污染的監管和處罰將有法可依。 本報記者 江瑜 |
相關閱讀:
- [ 09-22]福州打造夜經濟餐飲品牌 上下杭擬建美食一條街
- [ 09-19]廈門福園公寓一樓餐飲店發生爆炸 已造成4死21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