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9月22日電 據外媒報道,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變異速度很快,引發了傳播方式發生變化的擔憂。但專家認為,從基因變化來看,變異為能夠經空氣傳播的可能性非常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負責人奧斯特霍爾姆此前撰文稱,他認為,埃博拉變得可經空氣傳播的風險,是實實在在的。他警告說:“我們如果不考慮到這點,國際社會就無法做好充分準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病毒傳播。”
他的觀點令人們擔心,萬一埃博拉病毒能夠經由空氣傳播,則疫情可能像流感那樣蔓延,后果不堪設想。
但許多其他病毒和傳染病專家則表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有朝一日埃博拉病毒可經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但可能性非常低。
埃博拉主要通過接觸患者的體液感染,譬如血液、排泄物和嘔吐物等。當前西非疫情已造成5357人感染,2630人死亡,是目前為止最嚴重的一輪埃博拉疫情。
自從此輪埃博拉疫情在幾內亞爆發以來,英國雷丁大學病毒學家紐曼就在監控疫情。他表示,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環境下,科學家發現埃博拉經空氣傳播是有可能的,但他補充道“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在外面的現實世界里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
他指出,埃博拉蔓延的速度相對緩慢,這與當初甲流的傳播速度形成鮮明反差。但這并不是說埃博拉病毒未變異,事實上,病毒一直在迅速變異。
上月《科學》雜志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對塞拉利昂最早一些埃博拉病例的基因研究顯示,該病毒在人際傳播過程中出現了超過300個基因變化。
和天花與乙肝病毒等不一樣,埃博拉屬于核糖核酸(RNA)病毒。這類病毒向來變化快,病毒復制過程中常常發生錯誤。
但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的福希(Anthony Fauci)解釋道,多數這類錯誤或變化只是“無關緊要的變異”。
福希近日在美國參議院一次聽證會上稱,目前為止在這輪疫情中觀察到的埃博拉病毒變化很多,但整體而言無關病毒的生物變化或生物功能,意味著病毒取得全新能力--譬如在空氣中經飛沫傳播的可能性非常低。
福希說:“病毒變異徹底改變病毒傳播方式的情況罕見,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但專家強調,密切監控埃博拉病毒的變異至關重要,尤其是對那些致力于開發治療藥物或疫苗的人士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