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振房地產市場,各地近來紛紛取消限購,限貸政策也在松動中。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限購取消,政策市漸行漸遠,樓市開始步入市場化時代。有關專家也指出,不要期望限購取消市場就會回暖,未來樓市調控將更多地依靠市場化的長效機制。 【僅剩6市未取消限購】 目前,全國樓市不太樂觀,這令多地開始松綁實施3年多的“限購令”。南京市政府日前發文全面取消房地產商品房限購政策,南京是全國倒數第七個取消限購的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僅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三亞6個城市尚未取消限購。各地取消限購有多種方式,一種是“全面松綁型”,以濟南、杭州、蘭州等為代表;第二種是“局部有限型”,以武漢、蘇州、無錫、寧波等為代表;第三種是“曲線救市型”,有的地方以采取放寬戶籍、買房落戶、購房補助、減免契稅等政策的方式變相松綁。 與限購相比,市場更期待放開限貸。有房地產開發商認為,僅僅取消限購令而不放開信貸,購房者的資金問題仍然無法解決,樓市仍然無法迅速回暖。業內人士推測,限購取消后,限貸松綁可以期待,但力度不會太大。 【市場變化時機成熟】 房地產市場發展初期,政策因素起到關鍵性作用。如今,作為非常手段的限購政策正在退出歷史舞臺,市場因素隨之顯露。“原來房價上漲難以抑制,需要政府進行調控,但限購這一調控手段行政色彩較濃,現在多地取消限購政策后,將更多地采用市場化手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樓市經過10年黃金發展周期后,現在總供求關系已出現失衡,下行趨勢明顯,在這一時期,政策托底作用有限,更多地需要市場力量進行調整。張永軍說,一方面,適齡勞動人口總量下降和一部分人購房需求滿足,以及跨區勞動力增長速度放慢;另一方面,房地產供給增量在提高,房地產市場因此出現供給大于需求的狀況,房價和交易量開始下滑,現在市場開始下行,價格重心平緩下移,進入調整階段。 業內人士指出,今后,以“限”為核心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被以信貸和稅收為手段的市場化長效調控機制所取代。 “以前房企關注焦點都在政府的調控政策,而現在更加關注市場本身,今年市場的內在因素將逐步顯現,市場的手逐漸發揮作用。開發商不得不考慮到自己資金鏈的風險而采取促銷措施,這些都是市場正常合理的反映。”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說。 專家提醒,取消限購并不意味著樓市將全面回暖。“正如前些年限購沒能完全抑制房價上漲一樣,現在期望取消限購政策就徹底抑制控制房價下滑,也是不太可能的。需要從多方面著力解決這一問題,僅靠行政手段不行,要行政和市場化手段雙管齊下。”張永軍表示。 |
相關閱讀:
- [ 09-25]福州取消商品房限購 榕銀行未接到房貸政策通知
- [ 09-25]全國堅守限購城市或減至5城:珠海正研究放松限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