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大學生入學裝備變遷:檔次節節攀升 賬單越來越厚

      2014-09-28 08:48:09??來源:半月談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學生論壇

      九月各大高校紛紛開學,大一新生的裝備引人關注。從多年前的糧票、棉被到現在的手機、電腦,各個階段的裝備都打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不僅見證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更折射出整個社會的深刻變遷。

      新開始的真正含義

      網友 德瑪西亞

      9月,我開始了嶄新而充實的大學生活。錄取通知書發下來后,媽媽問我想要什么獎勵,要不要給我買一部三星S5,我看了看手里的小米2,搖了搖頭。我們家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雖然一部手機不至于買不起,但是我的還能用,干嗎要換呢?上大學不還是上學嗎?新的開始不是指從頭到腳的裝備都是新的,而是人生邁入了一個新階段,自己在精神上應該有一個新氣象。所以我的大學裝備里,就電腦是新的,還是因為我之前沒有電腦,總得買一部筆記本電腦帶著,學習要用的。

      開學迎新變化快

      網友 李麗華

      我已經大三,每到開學季都會參與迎新活動。除了帶新生們熟悉環境、報到繳費外,還得幫忙安頓行李。記得兩年前我來學校的時候還是大包小包好幾個,裝著被子、衣服鞋子、日用品、書籍之類,一路轉車折騰都想丟掉它們,看看周圍同學,也差不多一樣的情形,有的女生甚至比我東西還多一倍。

      這兩年迎新活動中,我發現學弟學妹們的行李越來越少,一個拉桿箱、一個背包,成了標配。拉桿箱里多是衣服、電腦和ipad,背包里則是錢、銀行卡、證件等需要隨身攜帶的物品。他們說,現在買東西這么方便,有錢就行,何必樣樣從家里帶。手機一般拿在手里,蘋果5s、諾基亞Oro、三星B9120和W999等很常見,不像之前那樣寥寥可數,高科技尖端產品對他們可謂小CASE。這才幾年啊,變化這么大!我望著手中正發送郵件的不足400元的中興,不禁干咳了兩聲。

      不是每個用蘋果的孩子都該被批判

      網友 西西

      我今年剛上大一,看看手頭的裝備,似乎是個標準的被批判對象。iphone5s,ipadmini,MacBook的蘋果三件套,名牌的運動裝備,簇新的衣服。可是擁有這些哪有那么罪大惡極?終于考上理想的大學,爸媽在經濟能力范圍內送了我手機和ipad,拿爺爺給的“獎學金”買了電腦,姑姑和小姨送了我新衣服,表哥送了我運動鞋,這純屬私事,有啥可批判的?可能有人要說你自己賺錢了嗎,就這么奢侈?可是我自己沒賺錢,就應該吃糠咽菜嗎?什么邏輯?我家里有這個經濟實力,我愿意用,親戚朋友也愿意送我,為什么就不能用?我又沒逼著爸媽砸鍋賣鐵。雖然父母現在付出了這么多,但我相信自己通過好好學習會帶來翻倍的收益,我覺得只要這樣,錢就花得值!有些人,用著三五百塊的手機,天天聊微信,一兩千塊的電腦,天天打游戲,這些人難道就比用著iphone、ipad認真學習的我們值得稱贊嗎?

      過來人語

      帶著希望和夢想上大學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第一中學 楊慧慧

      我是2009年離開家去遠方上大學的。記得當時我只帶了很少的行李,其中包括一部不到500元的手機和兩部詞典,一部新華詞典,一部牛津詞典,因為我覺得詞典是學習的必需品。雖然我的裝備很簡陋,在同學當中顯得有些落伍,但是,當時的我是帶著對知識的深切渴望、對夢想的美好憧憬邁入大學校門的。此后四年,我也一直在為實現夢想努力著,度過了充實而快樂的時光。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大學新生的入學裝備一直在不斷“升級”,但我覺得除此之外,每一位大學新生在入學前都應該先“裝備”一下自己的大腦,認真地思考一下上大學是為了什么,如何才能讓自己更好地度過大學時光,讓自己成長、成才。看得見的裝備是有價的,而希望和夢想是無價之寶。我想,如果青年學子們都能帶著希望和夢想上大學,那么他們的大學時光肯定會過得很有意義。所以,大學新生們,夢想才是最重要的裝備,帶著夢想上路吧!

      13年的巨變

      網友 樹心

      我是2001年上的大學,當時我家條件算不錯的了,上學時帶了一個舅舅送的大皮箱,里面裝滿了家人給買的新衣服,一大包行李,里面有媽媽親手給做的被褥、買的床墊(因為怕學校發的質量不好)。最貴重的,就是爸爸送給我的一部三星最新款手機,我還記得它是翻蓋、藍屏的,珠光白,小巧精致,當時要兩三千元,屬于相當貴重的物品了。當時用手機的人不像現在這么多,也不會一直捧在手里玩,一般就是買張電話卡,課余時間給親人朋友打電話報個平安。當時電腦也不普及,尤其是剛開學的時候,幾乎沒人有電腦。老師上課不會像現在一樣照著PPT講,也不會要求大家交電子版論文。第一學期絕大部分期末論文都是用手寫的,就算有電子版的,也是大家手寫出來,再拿到復印社去打印,存在軟盤里。

      另外,還有一部SONY的磁帶隨身聽陪伴著我,一臺電子詞典,一臺用膠卷的傻瓜相機——時至今日,這些功能已經集成在一部手機里了。這些就構成了我的開學裝備。現在聽來老掉牙,其實這中間僅僅隔了13年!

      寒磣的寢室,珍貴的友情

      江西都昌徐埠中學 王雪晴

      1993年,讀了一年“高四”之后,我終于考上了一所大學。開學那天,我拎著一個小皮箱,背著一床厚厚的棉被,就去報到了。身邊唯一的現代化裝備是新買的一臺小收音機,15元。

      到了寢室一看,“小伙伴們”都是一個寒磣樣。地上除了幾只熱水瓶沒別的,干凈簡潔得很。住在我對面的一位同學,帶來了一把吉他,算是寢室里的一件“高大上”物品。本以為這位同學有彈唱特長,閑時也能讓大家欣賞一下藝術,誰知他竟是個“菜鳥”,每天“1234567”地練習著,鍛煉我們的耳朵和耐心。

      不像現在的大學生,一進寢室就“power on”,左邊電腦,右邊手機,不理近在咫尺的室友,非要和遠在天涯的網友談人生,我們那時在寢室里大多是四人一組,撲克大戰。打完了撲克,又到操場上組隊打球。大家的友誼也在戰斗中成長。到了晚上,我們就是臥談會,天南地北地神聊。有時太晚了,某位同學說睡吧睡吧,但剛停了一會兒,一位同學重開話題,于是又嘰嘰喳喳……

      現在想起來,我們的大學生活雖然“不現代”,但滿滿的都是友情。

      難忘我的大學裝備

      河北省泊頭職業學院 吳寶平

      1989年,我考上了一所師范學校,這意味著從此吃上商品糧,成為國家干部。一家人都很興奮,傾全力為我置辦上學行李。

      媽媽為我置辦了一床新被褥,又領著我趕集買了一身新衣服、一雙布鞋和一雙球鞋。那時交通不發達,雖然學校離我家只有幾十公里,但回趟家也不容易,所以媽媽還是讓我把秋衣、秋褲、毛衣、毛褲都帶上了。記得我最貴重的行李是大姨送我的皮箱,深紅色,長50厘米寬30厘米高6厘米,不大,但裝得下我所有衣服。這個皮箱記得是32元錢,現在還放在我家衣櫥上面。我平日愛聽收音機,心疼我獨自離家在外,爸爸節衣縮食給我買了一個小收音機,18塊錢。這個小收音機陪伴了我整個大學時代,充實了我的生活,我用它和舍友一起聽新聞,聽小說,聽音樂排行榜。

      從我們家到學校所在城市可以坐公共汽車,車費也不貴。不過在我開學前,爸爸的一個朋友正好開車路過該市,答應讓我們搭車。于是我們坐著人家的車離開家。到了那個城市,司機要從一個路口繼續朝北走,而學校在東邊,我們只能搬行李下車。然后爸爸扛上我沉重的鋪蓋卷,我拎著皮箱,背著一個大包,還拎著一個網兜,就這樣走了好幾里地,終于到了學校。

      那時,我們沒有學費,每月還有生活補助,粗票、細票、菜金,飯量不太大的話,足夠吃了。媽媽怕我不夠吃的,還讓我帶了20斤糧票。最大一筆開銷是入學時交的80元錢的書費和生活用品費。學校統一管理,床單、被罩、牙缸牙刷、臉盆、暖壺,都是學校統一發的。

      我在這里度過了充實快樂的大學生活。據媽媽說,我讀大學的花費總共不到1000元。

      老師觀點

      莫被入學裝備“綁架”

      山東省諸城市 祝建波

      不知從何時起,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成了大學新生的標配,花費過萬還僅僅是個一般水平。這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當然不算什么,但對許多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很多家長表示,大學還真有點“上不起”。

      孩子上大學難免花錢置辦必要的裝備,隨著經濟發展和家庭條件的改善,入學裝備升級換代也在情理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和家長對孩子的有求必應,正在導致入學裝備的檔次節節攀升,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消費。這不僅給許多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給校園風氣、孩子成長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因此,家長在為上大學的孩子購買數碼產品時,應該把握這樣一個原則:只有真正用得著的,才予以考慮;只要功能足夠,以價格便宜為選擇標準。同時,每個家庭還應當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按照自己的家庭能力和消費需要量力而行;把握消費的出發點,不為天花亂墜的廣告迷惑,不受花樣繁多的營銷手段誘惑。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攀比之風“綁架”。

      事實上,我認為目前高校的設備完全可以滿足孩子求知的需要。一些高校要求大一新生不帶電腦到學校,其原因就在于各種電子設備對學生來說更多的還是娛樂作用,大學生還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多閱讀、多思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免费|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视频你懂的国产福利| 国产女同志videos|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91成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大胸妈妈的朋友|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苍井空浴缸大战猛男120分钟|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女人与公狗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可以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www.成人在线|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片xxxxa片国语对白|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十三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