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反腐論述:有干部信奉拉幫結派“圈子文化”
2014-09-29 07:38:1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一個人不管當到多大干部都要有組織紀律性 我們共產黨人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應該心胸開闊、志存高遠,始終心系黨、心系人民、心系國家,自覺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了黨性原則,就不會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或者使自己游離于組織之外。遵守黨的組織紀律,向組織報告,聽組織意見,很多問題就不會發生。一個人什么時候容易犯錯誤?就是以為自己萬物皆備、一切順利的時候,得心應手了就容易隨心所欲,隨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問題了。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個人不管當到多大干部都要有組織紀律性,職位越高組織紀律性應該越強,防微杜漸才能不出問題。《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 黨章規定的“四個服從”,既是黨最基本的組織原則,也是最基本的組織紀律。相信組織,這是黨內很多老同志最可貴的品質,他們把相信組織、服從組織視為生命。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全黨同志要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是組織的一員,時刻不忘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請示報告不是小事,不要滿不在乎 作為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涉及重大問題、重要事項時按規定向組織請示報告,這是必須遵守的規矩,也是檢驗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試金石。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嗎?領導干部要有組織觀念、程序觀念,該請示的必須請示,該報告的必須報告,決不能我行我素,決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隱瞞不報。請示報告不是小事,不要滿不在乎,這些年來一些干部出事就出在這個上面。該請示報告的不請示報告,或者不如實請示報告,那就是違紀,那就要嚴肅處理,問題嚴重的就不能當領導干部。《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對不請示報告的干部,黨組織要格外注意,可能就是要出問題的前兆 當前,在請示報告制度方面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干部目無組織,干了什么、人跑到哪里去了,組織上都不知道,泥牛入海無消息。有事要找他,眾里尋他千百度,頗費周折。孔子說“游必有方”,我們的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是連這一條都做不到,那就成問題了。對不請示報告的干部,黨組織要格外注意,可能就是要出問題的前兆。 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是請示報告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一定比例中抽查,如果填的和實際情況不一樣,就要說清楚為什么,不能糊弄黨組織。省部級領導干部離婚、再婚要不要報告?身邊人出現重大問題要不要報告?當然要報,第一時間就要報告,要報告發生了什么事,報告是什么原因。不要突然來了一個網上信息,我們不知真假,再去核實就被動了。光知道沒有報告不行,還要問清楚為什么不報告。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派紀委去了解情況。《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防止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 領導干部包括主要負責同志,要準確表達組織意圖和個人意圖,該以組織名義出面就不要以個人名義出面,該以個人名義出面就不要以組織名義出面,該集體研究就不要擅自表態,該征求意見就不要省略程序,不能把個人意見強加給集體、強加給組織,不能用個人決定代替組織決定。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防止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在黨組織面前,黨員、干部不能隱瞞自己,不能信口雌黃 黨員、干部要正確對待組織,對黨組織忠誠老實。在黨組織面前,黨員、干部不能隱瞞自己,不能信口雌黃。黨員、干部之間也應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不允許以任何借口阻擾和拖延組織決定的執行 對向組織講真話、報實情的黨員、干部,各級黨組織都要支持和保護。對黨組織決定,黨員、干部應該不講任何價錢,不打任何折扣。如果認為組織決定有不妥之處,可以按照組織程序提出意見和建議,但在組織沒有改變決定之前,必須毫無保留執行,不允許以任何借口阻擾和拖延組織決定的執行。每個黨員、干部,無論黨齡長短、職務高低,都必須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監督。越是黨齡長、職務高、成績大,越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而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把成績和貢獻當作向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黨的規矩,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遵照執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 切實執行組織紀律。制定紀律就是要執行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黨的規矩,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遵照執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級黨組織要敢抓敢管,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執行組織紀律就要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哪些事可以個人對組織或組織對個人、哪些事必須組織對組織,哪些事可以簡化程序、哪些事只能按程序辦,哪些事該發揚民主、哪些事該堅持集中,哪些事由自己決定、哪些事該請示報告,都要規定得明明白白。對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拒不執行或擅自改變黨組織作出的決定、個人或少數人決定重大事項的,對在黨內搞非組織活動、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對不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等組織制度的,對長期不參加黨組織活動、不能履行黨員義務的,必須及時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抓紀律,就要敢于板起臉來批評 抓紀律,就要敢于板起臉來批評。不要等犯了大錯誤才去批評,平常有問題就要及時批評。擔心批評得罪人、會丟選票的心態在不少領導干部身上存在,有的不僅不敢批評、不愿批評,而且還經常以表揚代替批評。這些現象必須糾正。《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黨組織等同于領導干部個人,對黨盡忠不是對領導干部個人盡忠,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系、找門路,分析某某是誰的人,某某是誰提拔的,該同誰搞搞關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有的領導干部喜歡當家長式的人物,希望別人都唯命是從,認為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就是好干部,而對別人、對群眾怎么樣可以不聞不問,弄得黨內生活很不正常。鄧小平同志早就說過:“上級對下級不能頤指氣使,尤其不能讓下級辦違反黨章國法的事情;下級也不應當對上級阿諛奉承,無原則地服從,‘盡忠’。不應當把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搞成毛澤東同志多次批評過的貓鼠關系,搞成舊社會那種君臣父子關系或幫派關系。”《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財政成了他們家的錢包,財政局長成了他們家的管賬先生 組織紀律、財經紀律過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壓線,現在這兩條紀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成了最松弛的低壓線。犯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算什么?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一到節假日甚至不是節假日,有些人就到處跑,還帶著一大家子,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哪兒好就往哪兒去。不少是公款消費,財政成了他們家的錢包,財政局長成了他們家的管賬先生。社保基金、扶貧資金、惠民資金等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歷來貪污挪用這種錢要罪加一等,也有人敢下手。《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
相關閱讀:
- [ 09-2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出版發行
- [ 09-28]《談孔子 論儒學 聚焦習近平主席的傳統文化觀》專題
- [ 09-28]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紀實
- [ 09-28]筑就民族團結進步的中國夢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紀實 - [ 09-28]習近平:孔子學院屬于中國 也屬于世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