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再度訪美受到明星禮遇 印裔美國人熱切關注
2014-09-29 09:12:2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 中新網9月29日電印度總理莫迪正在美國訪問,他28日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參加大型集會并發表演講,29日將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再度訪美受到明星禮遇。對莫迪及其支持者而言,此次訪美也是與旅居美國的廣大印度人聯絡感情的時刻。印度裔美國人耗費百萬美元籌辦了大型集會歡迎莫迪。 文章稱,能吸引大量心懷崇拜之情的粉絲的印度人,通常都高挑、魅力四射,有著搓衣板式的腹肌,衣著精致,比如,被一些人稱作印度的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的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或性感爆棚的演員、歌手、模特樸雅卡·喬普拉(Priyanka Chopra)等寶萊塢明星。 但這次卻是一名滴酒不沾的單身漢。他以56英寸(約1.4米)的胸圍為豪,穿著一件簡單的棉布襯衫。 28日,印度新任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參加了一場搖滾巨星級別的集會。他白手起家贏得成功的故事呼應了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崛起。他曾是該邦的領導人,他在那里的作為讓他和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5月的大選中,以絕對優勢獲勝。新身份也讓他得以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首次重回美國。2005年,因為被指三年前參與了古吉拉特邦血腥的宗教騷亂,美國國務院撤銷了他的簽證。 分析稱,對莫迪及其支持者而言,此次訪美也是與旅居美國的廣大印度人聯絡感情的時刻。隨著印度經濟陷于乏力,腐敗丑聞也困擾著莫迪的對手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許多旅美印度人都在尷尬地從遠處觀望。殖民時代結束后,印度大部分時間都由國大黨統治。訪美期間,莫迪的行程包括在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上發表講話,以及與奧巴馬總統會晤。 “莫迪總理的訊息將令人耳目一新——對于推動兩個大國之間的關系,印度裔美國人將扮演什么角色?”巴拉特·巴拉伊(Bharat Barai)博士說。他是莫迪的老朋友,協助安排了莫迪的此次訪問。 許多在美國的印度人認為莫迪是印度的救星: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承諾裁撤官僚程序、消除腐敗、重振印度經濟、恢復印度的自豪感。 生活在美國的1.7萬多名印度人回復了《紐約時報》的調查問卷。大部分人表達了自己對莫迪此次訪美的興奮和期盼,稱希望莫迪能恢復印度作為一個崛起大國的敘事,并加強兩國之間的關系。 “莫迪之行將開啟恢復對印度文明的敬重和欽佩的進程,”弗吉尼亞州66歲的受訪者桑特·古普塔(Sant Gupta)說。 此事得到的關注出乎所有人意料,為了利用這一點,巴拉伊和這項耗資150萬美元(約合920萬元人民幣)的活動的主辦方印裔美國人社區基金會(Indian American Community Foundation)動員了400多個組織和個人。寶萊塢明星表示愿意來助興,但組織者希望把重點放在印裔美國人身上。主持人將是去年“美國小姐”(Miss America)獲勝者妮娜·達瓦魯瑞(Nina Davuluri)和PBS主持人哈里·斯里尼瓦桑(Hari Sreenivasan)。薩克拉門托國王(Sacramento Kings)籃球隊的老板維維克·拉納戴夫(Vivek Ranadivé)之女安賈莉·拉納戴夫(Anjali Ranadivé)將獻唱美國國歌,而小提琴家L·薩布拉瑪尼安(L. Subramaniam)將和古典歌手卡維塔·克里希納穆爾蒂(Kavita Krishnamurthy)聯手演奏印度國歌。 印度總理辦公室告訴巴拉伊和其他組織者,“只要別辦成寶萊塢之夜就行。” 活動將包括一場雜技和激光表演、一幅莫迪的速畫肖像以及莫迪的導師辨喜(Swami Vivekananda)那場有重要影響的講話的全息重現。1893年在世界宗教會議(World’s Parliament of Religions)上的發言,讓辨喜成了印度教在美國的代表。1993年訪問美國時,莫迪表達了對辨喜的崇敬。巴拉伊回想起了在那次訪美期間,莫迪為自己的微薄身家感到窘迫。“我知道你們在美國一周才洗一次衣服,”莫迪說。“但我只有兩套衣服。”如今他的襯衫已經成了一個時尚符號。 “對我們這個群體而言,這也是一座里程碑,”組織方的發言人阿南德·沙阿(Anand Shah)說。 在申請免費門票的3萬人中,但只有大約一半能有幸見到莫迪。角落里會提供免費午餐,不過莫迪本人屆時要奉行一個為期九天的宗教齋戒。活動的出席者多數來自東北部地區。 “我是納倫德拉·莫迪吉的鐵桿粉絲,過去12年里一直在關注他,”來自亞特蘭大的一位軟件工程師在給巴拉伊的郵件中寫道,總理姓名末尾的“吉”是一種表達敬意的方式。他說他已經買了去紐約的機票,然而才得知自己沒得到這場莫迪活動的門票。 旅居海外的印度人和印度本國一樣是錯綜復雜的:宗教和族群五花八門,中產階級在壯大,有技術嫻熟的工人、貧窮的移民,也有寥寥幾位富有的精英。據印度政府估計,海外印度人包括移民及其后代在內,大概有2000萬人,主要集中在22個國家。 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印度擁有規模最龐大的海外人口,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三大亞裔群體,在收入和教育程度上則是亞裔中的第一。 “印度和別的國家也有防務和經濟聯系,”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亞洲項目總監坦維·馬丹(Tanvi Madan)說,但是生活在美國的印度人數量之眾“讓這種關系變得不一樣起來。”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政治學家阿舒托什·瓦什尼(Ashutosh Varshney)說,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的印度人群體已經相當龐大和富有,構成這個群體的是60、70年代的技術移民,以及80年代中期來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對印度的貧困和糟糕的經濟表現感到羞恥,”他說。“他們有一種回望故國的渴望,想看到印度的經濟再度崛起,莫迪熱也是由這種渴望點燃的。” 印度經濟在90年代進行了全面改革,科技領域大發展,并且開始逼近中國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然而2008到2009年的全球滑坡暴露了印度的長期問題,包括基礎設施老化、揮霍浪費以及食品價格上漲。 “此行是印度在西方世界續寫發展傳奇的一個大好時機,”來自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的電腦科學家蘇姆亞迪普·古什(Soumyadeep Ghosh)在時報的調查問卷中答道。“這能給印度及其民眾帶去更好的機遇。” 在時報收到的回應中,也有人表達了對印巴關系再度陷入緊的擔憂。有人還說,莫迪的當選讓他們感覺離印度更親近了。身在芝加哥、現年23歲的A·查圖爾維迪(A. Chaturvedi)寫道,這“讓我重新燃起了身為印度人的自豪感,我已經有了回國的念頭。” |
相關閱讀:
- [ 09-29]印度總理莫迪在紐約向萬余印裔民眾矢言“印度崛起”
- [ 09-28]莫迪:巴基斯坦應更為“嚴肅” 以重啟雙方對話
- [ 09-28]莫迪訪美 評論稱印度難成美“亞太再平衡”棋子
- [ 09-28]莫迪稱期待與巴基斯坦對話 呼吁建立國際瑜伽節
- [ 09-28]印度總理莫迪將與奧巴馬會面 雙方話題聚焦亞洲
- [ 09-28]十年前莫迪曾被美禁入境 美媒感嘆“世界變化快”
- [ 09-26]印度總理首訪美國 被指欲謀求參與“亞太再平衡”
- [ 09-24]莫迪雇頂級設計師打造訪美服飾 欲彰顯廉潔形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