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部分指標短暫回落是經濟運行的正常現象
2014-09-29 11:04:2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目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部分指標出現了短暫的回調,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正常體現。整體看,經濟金融變量仍處在合理的區間。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形勢總體穩定,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經濟主體對未來的預期向好,經濟發展潛力仍然較大。要保持定力,同時有所作為,堅持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堅持結構調整政策。 一、部分指標短暫回落是經濟運行的正常現象 8月份數據顯示,工業、投資、貨幣供應等部分經濟金融指標出現一時回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比上月低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名義同比增長13.8%,增速比上月低1.9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 部分指標有所回落反映了經濟新常態的復雜性。我國目前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過程,面臨有效需求不足、投資效率下降、產能過剩、地方政府債務和私人部門杠桿率過高等種種困難,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在所難免。經濟新常態本質上是增長動力的轉換,是原有競爭優勢削弱、新競爭優勢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應更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而不僅是增長的速度。隨著劉易斯拐點到來、要素成本提高,過去30年年均近10%的高增長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潛在經濟增速將下行至7%左右,但這比日本、韓國當年次高速增長時期的增速仍高2至3個百分點左右。 部分經濟指標的短暫回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外需增長放緩。7月份,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3個百分點,降至3.4%;將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量增長預測下調了0.3個百分點,降至4.0%。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折年率為-7.1%,創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歐元區GDP環比零增長,德國、意大利GDP環比均下降0.2%;新興經濟體困難增加,其中巴西經濟出現“滯脹”態勢,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二是前期我國企業庫存增長較快,去庫存壓力較大。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14.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8.5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增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此外,今年夏季氣溫偏低和去年基數較高也拉低今年部分指標同比增速。 經濟增長指標有所回落不影響我國翻一番的戰略大局。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要使2020年GDP規模比2010年實際翻一番,需要2011年至2020年均實際增長7.2%。由于2011年至2013年分別增長9.3%、7.7%和7.7%,則2014年至2020年GDP僅需年均實際增長6.7%,即可實現翻一番目標。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7.4%,仍處于年初預定的增長目標區間。 貨幣信貸指標有所回落,但仍處于合理水平。2013年末,我國M2/GDP達1.95,在國際上處于較高水平。我國中央銀行牢牢把握流動性總閘門,適度調節市場流動性水平,促進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合理增長。8月M2增速盡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范圍內,與宏觀經濟指標基本相適應。根據理論和經驗分析,M2增速應高于GDP與CPI增速之和2個百分點左右。8月份CPI同比上漲2.0%,上半年GDP增長7.4%,M2增速高于二者之和約3.4個百分點。 |
相關閱讀:
- [ 07-30]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中國信貸結構繼續改善
- [ 05-05]盛松成:為何對余額寶存入銀行的存款征收準備金
- [ 05-04]盛松成詳解為何要對余額寶繳存準備金
- [ 01-07]盛松成:加快協調推進我國金融改革
- [ 05-06]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銀行業今年至少補充1萬億資本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