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外交失禮遭批判 國際外交失禮背后有乾坤
2014-09-30 10:09:35??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還有一些失禮事件則不僅僅是洋相那么簡單,有些甚至是故意而為,背后的實質是微妙的外交博弈。 2012年,俄總統普京原定與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進行天然氣談判,但普京赴約途中卻停下來與騎車的朋友聊天,結果遲到近4小時。普京這次遲到,被很多分析解讀為是對亞努科維奇的故意怠慢,有意施壓,某種程度上也是當時俄烏關系“晴轉大雨”的寫照。 2010年,土耳其與以色列關系緊張。以色列副外長阿亞隆在一次與土耳其大使的會面中,讓大使坐在一張矮凳子上,自己高出一大截。這一明顯矮化的小動作引起土耳其的憤怒,副外長后來勉強道歉都不行;最后,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不得不親自致信土耳其政府正式道歉。“矮化”大使的行為,從外交上來說不符合外交禮儀,如果最后不道歉,就會被解讀為“惡意為之”,后果不堪設想。 至于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有關“轟炸蘇聯”的玩笑,可謂是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次外交失言。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時期,里根在麥克風前試音時說了句玩笑話“5分鐘后美國將轟炸蘇聯”,引起軒然大波,令兩國關系雪上加霜。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外交場合中的失禮事件,無論是無心之失的洋相,還是意味深長的博弈,都會被載入史冊,被后人一再提及、解讀,這也應了周恩來總理的那句名言:“外交無小事。” |
相關閱讀:
- [ 09-30]奧巴馬承認低估“伊斯蘭國”擴張速度 國內質疑
- [ 09-29]奧巴馬:俄羅斯與北約間不會因烏問題發生軍事沖突
- [ 09-29]奧巴馬:俄羅斯與北約不會陷入軍事對峙
- [ 09-29]奧巴馬應對IS令人不敢恭維:目標不明確戰術混亂
- [ 09-29]奧巴馬承認低估“伊斯蘭國” 圍剿需雙管齊下
- [ 09-29]奧巴馬承認低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崛起速度
- [ 09-28]奧巴馬談全球挑戰:美國的世界領導作用始終未變
- [ 09-28]奧巴馬倡導無核反致美國掀起核武庫升級復興浪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