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磅礴力量(社論)
2014-09-30 11:32:01??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林誠悅 |
分享到:
|
偉大的事業,需要匯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在全國各族人民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中央召開了民族工作會議,并對近年來涌現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代表進行了表彰。我們對會議的勝利閉幕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民族工作戰線的同志們和關心支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各方面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所作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深刻闡明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利于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堅定信心決心,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導思想和正確方向。 民族地區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只有了解了這個“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懂得民族工作有多重要,做好民族工作有多不容易。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一,把這看作“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牢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才能自覺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來。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處理好民族問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關鍵是找到符合國情的正確道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必須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踐證明,新中國成立65年來,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國民族關系總體是和諧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民族工作面臨的挑戰更多了、要求更高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