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碰硬真抓實改 江蘇整治成效讓群眾評判
2014-09-30 17:18:10?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整治過程受群眾監督 堅持開門整治,以群眾監督倒逼問題整改。通過新聞發布、媒體公示等形式,江蘇省市縣公開了1500余項專項整治項目,包括目標任務、具體措施、完成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市縣委書記和相關職能部門一把手也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向群眾作出公開承諾,讓群眾充分知情。據悉,江蘇各地各部門聘請了1.3萬余名群眾監督員,覆蓋專項整治所有領域,形成嚴密的群眾監督網絡,動態跟蹤整治進展情況,定期反映存在問題和不足,有力推動專項整治向縱深發展。 不僅如此,江蘇省在省主要媒體開設“整改進行時”等專欄,動態報道整治進程,全程接受群眾監督,保持整治壓力和動力。一些地方還組織開展了“向人民匯報”全媒體直播活動,教育、衛生、交通等民生部門現場接受群眾質詢和社會監督。各級督導組也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明查暗訪等方式,全面掌握整治進展情況,對群眾不知情、不滿意的嚴肅問責、督促整改。 從今年2月份起,宿遷市政府根據市政府領導工作分工,結合階段性重點工作,每月組織一期“全媒體政民互動”活動,大力改進作風,接受群眾監督。市內網絡、報紙、電臺、電視臺以及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各類媒體(熱線)廣泛參與到活動預告、問題征集、現場連線、現場反饋、事后評議、事后跟蹤各個環節?;顒蝇F場,群眾可以通過“12345”熱線、市政府官方微博“@宿遷之聲”、“宿遷12345”論壇、“網上宿遷”在線訪談等多種渠道,就自身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提問,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解答和交辦。整個活動過程由網絡和電臺全程直播,并在電視臺專題欄目播出。“政民互動”活動以各類媒體的互動參與,利用現代通訊的快速便利,通過線上線下的相互聯動,營造了場內場外的直接感受,真正做到敞開門、廣開門,為群眾反映問題、反饋意見,搭建了一條快速、便捷的通道。 整治成效讓群眾評判 對整改問題逐條逐項列出清單,登記"掛號",江蘇省全面推行專項整治群眾評議和對單銷號制度。各地普遍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群眾代表和服務對象代表組成評議團,定期評議專項整治情況,整治一個、評議一個,滿意一個、銷號一個,對存在“夾生飯”、群眾不認可的,不允許交賬。江蘇省委提出明確要求,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時,各地要集中通報專項整治情況,并組織群眾測評,群眾反映意見比較多的,由上一級黨組織通報批評,督促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不得召開總結大會。 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江蘇省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全省清理規范辦公用房220.82萬平方米,停建樓堂館所201.54萬平方米,壓縮會議、文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5.3萬項,壓縮“三公”經費17.86億元用于民生事業,查處吃拿卡要、庸懶散拖問題2064個,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問題605個、侵占挪用各類補助資金問題172個、拖欠群眾欠款問題1518個,查處糾正征地拆遷、涉法涉訴、環境保護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問題8.7萬多個,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了群眾廣泛認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