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國 溫暖民心(共和國輝煌65年)
2014-09-30 19:47:1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國強民富,幾代中國人的夢想正變為現實。 65年,中國完成了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巨大跨越,中國人民也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巨大轉變。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中國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13億人擁有醫療保險、8億人擁有養老保險,中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移動電話用戶全球第一、出境游市場全球最大、高鐵里程全球最長,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 告別貧窮,擁抱富足;告別匱乏,走向豐裕;告別僵化,活力噴涌。幸福中國,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從溫飽不足到奔向全面小康 生活越來越甜美 “變化最大的是每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時隔30多年再次來到北京的美國記者蒂姆感嘆。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到京,他印象最深的是“到處灰蒙蒙,行人臉上幾乎看不到笑容。”而現在,“普通人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新中國成立65年,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衣食住行全面改善……“綜合國力的增強為人民生活改善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說。 百姓錢包鼓起來。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11.3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實際增長11.9倍。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3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4.7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2124倍。 收入增長帶動消費升級。中國人告別了缺衣少食的苦澀回憶,過上殷實富足的好日子,生活一天比一天精彩—— 曾幾何時,能否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還是外界的疑問。如今,我國谷物、肉類、花生、水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百姓餐桌一天比一天豐富; 曾幾何時,買糧、買布要憑票,排隊晚了還買不到;如今,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訴說著市場的繁榮。汽車走進尋常百姓家,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汽車達21.5輛; 曾幾何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多少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如今,我國移動電話用戶已達12.3億戶,全球第一;使用互聯網人數達到6.18億人,普及率達到45.8%。 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更具有說服力。“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1956年的42.6%下降到2013年的35.0%,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1954年的68.6%下降到2013年的37.7%。這意味著城鄉居民生活已告別溫飽不足,實現了總體上的小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 |
相關閱讀:
- [ 09-30]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討論擬提請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 [ 09-30]兩岸文摘? 習近平的中國夢與臺灣的未來 等
- [ 09-30]學習習近平講話:和平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文化基因
- [ 09-30]習近平: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壯大集體經濟
- [ 09-30]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