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首次發文全面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
2014-10-02 21:00:2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0月2日電(記者韓潔)國務院辦公廳2日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發文全面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也標志著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這份四千多字的意見從如何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如何控制地方舉債規模、如何防范地方債務風險、如何完善配套制度以及如何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和在建項目后續融資等多方面做出部署。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早在2010年,國務院也曾發布過《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但僅是針對融資平臺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規范,像此次全面發布管理意見,尚屬首次。 此次國務院全面規范地方債務管理的一大亮點,是跳出了以往出臺的有關地方債管理政策法規“更側重于如何堵后門”的局限性,新規更強調“疏堵結合”。 如在基本原則中明確——“修明渠、堵暗道,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權限,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同時,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边@一表述與新修訂的預算法實現了對接,在強調部分“開閘”地方發債的同時,嚴格防范債務風險的擴張。 在加強債務管理的具體內容上,新規也凸顯“全面性”——并非僅僅強調如何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而是圍繞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作出規定。 如通過明確舉債主體、規范舉債方式、控制舉債規模、嚴格舉債程序等,主要解決“怎么借”的問題;通過限定債務用途、納入預算管理等,主要解決“怎么用”的問題;通過劃清償債責任、建立風險預警、完善應急處置等,主要解決“怎么還”的問題。 記者對比發現,國務院地方債管理新規在多處實現了與新預算法的對接,如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將所有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并限定債務用途只能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和適度歸還存量債務,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等。 財政部預算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出臺的意見將對我國經濟更好防風險、穩增長發揮積極作用。為更好落實新預算法和國務院意見,還將陸續出臺一系列針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確保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管好用好。 |
相關閱讀:
- [ 10-02]國務院:地方政府要堅決制止違規出讓土地及融資
- [ 10-02]國務院出臺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意見(全文)
- [ 10-02]國務院:對地方政府舉債 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
- [ 10-01]中國國務院舉行65周年國慶招待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 10-01]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