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訪歐前瞻:常相聚 亞歐融
2014-10-03 17:35:0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創新務實推動大國外交 此次訪問的三個國家都是歐洲大國,其中德國是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首次兩度訪問的國家,對俄羅斯和意大利則是李克強總理首訪。 對于中國外交來說,大國是關鍵。這些“首次”反映出中國政府致力于發展與這三國的關系。李克強總理此訪將是一次以創新和務實為著力點,運籌大國關系的重要訪問。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認為,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德合作無論從廣度、深度來看都超過了中國同其他歐洲國家的合作,對中歐關系起著引領和標桿作用。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德國,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10月李克強總理訪德,如此密集的高層互訪在中德關系史上并不多見。 在梅兆榮看來,李克強總理此訪將推動中德在經濟、技術、貿易各個方面的務實合作,特別是在創新領域。雙方有望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 “中德政府磋商的主要內容是制定一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綱領,包括經濟、技術、人文交流等領域。綱領中比較突出的是強調中德要建立創新合作伙伴關系,”梅兆榮說。 在俄羅斯,李克強將出席一個以開放式創新為主題的論壇。對于中俄關系,別爾格爾用“歷史最好時期,沒有之一”來形容。他認為李克強總理此訪將為兩國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預計兩國會在能源、高鐵和金融等領域達成新的共識,政治合作和國際問題合作方面也會有諸多亮點。 在米蘭理工大學副校長朱利亞諾·諾奇看來,意大利和中國的關系正處于“關鍵轉折點”,從債務危機中剛剛緩過勁來的意大利尤其期待中國企業擴大對意投資。 “意大利是歐盟內部重要國家,對于中國來說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領域。意大利地理位置很重要,輻射地中海、北非、西亞等,可以帶動中國與其他南歐國家的關系。因此,中意關系不僅僅具有雙邊含義,也具有地區含義,”崔洪建說。 常相聚,亞歐融。李克強總理的金秋之行將進一步充實中國與往訪國務實合作的內涵,為亞歐合作注入新活力,成果可期。這不僅有利于中、德、俄、意各自的經濟發展,也會為亞歐地區的穩定和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記者尚軍陳二厚 田棟棟)(參與記者黎藜、許可、黃尹甲子、駱珺、劉紅霞、馮玉婧、葛晨) |
相關閱讀:
- [ 10-02]李克強五招補進口“短板” 釋全面擴大開放信號
- [ 09-30]李克強會見31國新任駐華使節
- [ 09-30]李克強五招補進口“短板” 釋全面擴大開放信號
- [ 09-30]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9-30]李克強:煤炭企業總體負擔不能增
- [ 09-30]首都經貿程虹教授將繼續帶碩士 系李克強總理夫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