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香港“占中”根源 維護香港安定發展
2014-10-03 20:47:38??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嘉賓強世功 這里有很復雜的原因,我先講幾個比較簡單的原因。首先就是由于香港經濟社會的原因,長期以來,香港社會面臨著巨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特別是經濟發展缺乏持久動力,貧富差距拉大,失業率上升,導致不少大學生畢業以后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工作后賺得薪水不足以供樓養家。這些問題在香港社會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的積累,導致香港社會有普遍的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情緒借普選問題釋放出來,尤其是年輕學生,他們希望通過政治普選問題來解決社會民生問題。 [16:46] 嘉賓強世功 其次是香港政治的原因。香港政治原本具有強烈的精英政治傳統,但是從香港回歸以來,香港反對派逐漸塑造了一種社會運動的政治文化,即政治問題不是通過立法會、行政長官、政治選舉、政治對話等現有的政治架構來解決,而是通過游行、示威、街頭運動、公投、占領等各種各樣的社會運動來表達其政治訴求。特別是2003年大游行導致行政長官及其他政府高官辭職。在這種背景下,反對派意識到社會運動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有效手段,從此之后,他們主要將街頭社會運動作為政治的主要手段,采取“反國教”等各種抗議運動挫敗了特區政府的許多施政措施。而且被街頭運動的手法帶入到立法會中,不僅在立法會對政府官員采取人身攻擊等戲劇化的手法,而且采用“拉布”戰術,對政府提出的法案采取上千條無聊的修改建議,為立法會通過政府議案設置障礙。這次他們更是通過發起更極端的“占中”運動,不僅提出人大重新決定的主張,而且喊出來“梁振英下臺”的口號。在這種政治氛圍中,反對派一點一點地沖破法治的限制,慢慢形成“法不責眾”的群體效應,這種效應也在鼓勵香港社會集體犯法,無疑在沖擊和破壞香港的法治傳統。 [16:47] 嘉賓強世功 最后,就是互聯網的發展和香港傳媒意識形態臉譜化的灌輸,符合青年人思維單純、感情沖動的特點,很容易對青年人形成有效的政治動員。不僅香港如此,全世界都在面臨互聯網時代的青年運動的沖擊。 [16:48] 主持人 “占中”現在已經持續多日了,造成了香港多條主干線交通不暢,數間學校被迫停課,如果“占中”繼續發展下去,您預測一下,將會對香港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16:48] |
相關閱讀:
- [ 10-03]西方學者質疑“占中”組織者動機
- [ 10-02]請“占中”組織者記住:紫荊花區旗上面是五星紅旗
- [ 10-01]“占中”堵塞香港正常發展的通道
- [ 09-30]中國今迎首個烈士紀念日 回應美國涉"占中" 評
- [ 09-30]違法“占中”是對法治的蔑視與傷害
- [ 09-30]中方回應美國涉"占中"聲明:香港是中國的香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