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小長假期間,記者來到甘肅省博物館,看到許多佛教造像復制品前堆積著大量人民幣,個別游客擲錢祈福,工作人員并不勸阻。近年來,明十三陵等地也多次曝出游客“祈福錢幣成堆”問題。類似行為如何看待?管理者“既不提倡也不制止”的態度是否適當? 博物館里隨地擲錢祈福 參觀者成“香客” 甘肅省博物館“莊嚴妙相”佛教藝術展覽館,陳設著甘肅絲綢之路上魏晉至清代的大量珍貴佛教文物。其中一間展室還專門復制了敦煌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等處的珍貴佛教造像。據甘肅省博物館介紹,由于布展精美,佛教藝術展覽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全國十大精品展之一。甘肅省博物館介紹,設置這個展館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們從藝術的角度了解佛教,了解甘肅”。 然而,記者在展覽室看到,多尊佛教造像身上、手臂上被扔有面值從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幣,有些還被疊成小方塊。在炳靈寺大佛復制品下方,有一塊白色護欄專門圍起來的地方,散留著大量現金。記者在這個展覽室參觀10余分鐘,就看見有幾位游客投擲錢幣,而工作人員并沒有阻攔。環視展覽室內外,看不到一塊勸說游客不要投擲錢幣的標識。據甘肅省博物館介紹,自2010年6月這個展覽館重新布展以來,投擲錢幣祈福的現象就一直存在。前兩年,竟然還有人來此還愿。 甘肅省博物館部分展館祈福錢幣成堆,并非個案。據媒體報道,北京十三陵的地宮內,同樣出現游客大量投擲錢幣祈福的現象。 祈福錢幣多被捐贈 管理者不提倡不制止 記者了解到,面對投錯了地方的祈福錢幣和“見佛就扔錢”的游客,甘肅省博物館、明十三陵管委會等管理部門采取的措施非常相似:祈福錢幣的去向多為向公益事業捐贈;而對擲錢求福的行為本身,一般都是不提倡也不制止。 甘肅省博物館開放管理部主任尤金銘說,他們對佛教藝術展覽館里的錢幣,定期清理、定期捐贈和專人清點、專人記賬、專設房屋保存。4年來,他們分兩次共捐出9萬元現金,分別捐給炳靈寺石窟和慶陽市北石窟寺。 尤金明說,我們是博物館不是寺院,不提倡在展覽館里投擲錢幣,最初管理人員會上前勸說,但由于展覽室只有1位工作人員,人手有限,勸說效果不佳,有的“香客”還與工作人員吵鬧。每次定期清理錢幣,開放管理部10多名工作人員齊上陣,清理一周都清理不完,他們也不勝其煩。 |
相關閱讀:
- [ 10-02]臺灣師生創作“菜市場博物館” 廈門鼓浪嶼添新景
- [ 10-01]慎入!圖揭世界上最恐怖的人尸博物館
- [ 09-30]漳州火山地學博物館等你來欣賞(組圖)
- [ 09-30]火山島十周年慶 地學博物館昨日開館
- [ 09-28]南平市博物館、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館際交流展覽
- [ 09-26]見老鼠模型嚇壞摔傷 臺灣婦人告博物館敗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