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扎堆舉行,隨禮匆忙趕場,紅包送到肉疼……在“十一”黃金周這個隨禮高峰期,不少人感嘆,“黃金周”已經變成了“黃金劫”。 記者了解到,“黃金周”里每天都要參加婚禮的人不在少數,有人甚至要一天內趕場參加多場婚禮,這讓不少從外地趕回家過節的人覺得長假“越過越累”。有網友感嘆:“今年‘十一’怎么過?每天隨禮哭著過。”正應了那句“名言”:“不是在隨禮,就是在去隨禮的路上”。 “黃金周”里集中參加婚禮,除耗費時間之外,隨著紅包送出去的“真金白銀”,更讓不少人感到“止不住的心痛”。 長春市民邵靜在這個“黃金周”里頗不淡定,雖然從參加的婚禮數量上來看并不多,但極速“瘦身”的錢包讓她感覺“壓力山大”。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黃金周里參加三場婚禮,其中兩場要隨1000元,一場要隨500元,除去這些份子錢,她本月工資只剩下100多塊錢,“接下來這二十多天可怎么活?”邵靜感覺有點“蒙圈”。 在北京工作的李磊10月1日當天遠赴京郊某莊園參加同學的婚禮,這只是他國慶節期間要參加的三場婚禮之一。“如今這禮越隨越大,從眾心理嘛,五百、一千的都成了標準價了,一個黃金周里隨禮的錢超過一個月工資了。”李磊告訴記者,十月份肯定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除了份子錢十分“可觀”,一些“計劃外”因素也讓人感到無奈。“‘十一’期間有兩位同學在外地舉辦婚禮,到場參加的話,來回路費和住宿吃飯的費用比隨禮還多,如果不到場又怕同學不高興。”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出于“這個月還得活下去”的考慮,北京市民林臨最終決定請在當地的同學“代勞”。 一些新人對記者表示,選擇在“十一”期間扎堆舉辦婚禮也實屬無奈。長春市民王陽告訴記者,她本不想趕在這個時段湊熱鬧,但平時自己和大家工作都忙,只有這個時段都有空,還能趁著過節邀請到很多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朋友,綜合考量還是“十一”期間最合適。 “新人們的無奈可以理解,但還是希望新人們能對親朋好友多一些理解,擺脫婚禮追求‘高大全’的老觀念,更合理、靈活地選擇婚禮時間,給大家減輕一些精神和經濟上的負擔,別給這份祝福太大壓力。”長春市民王鶴建議。(記者劉碩) |
相關閱讀:
- [ 10-04]黃金周廈部分景點人流量不如往年 部分商家“閃了腰”
- [ 10-04]冷空氣為廈門掃凈天空 黃金周后半段適合戶外活動
- [ 10-04]黃金周前三天 萬名陸客舒適逛金門
- [ 10-04]福州地鐵1號線7個區間雙線貫通 工人黃金周堅守崗位
- [ 10-04]“黃金周”第三天 福建旅游門票收入超四千萬元
- [ 10-04]“老賴”恐黃金周出游受阻 急繳罰金求“清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