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革命:西方媒體定性香港“占中” 香港“占中”啟動后,西方媒體果如此前所料,報道連篇累牘,其中不乏直言不諱者:不少媒體干脆將其稱作“顏色革命”的香港版——“雨傘革命”。在“顏色革命”給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北非帶來的社會動蕩和對立至今未息,此時西方媒體口中的“雨傘革命”讓人聞到了一股別樣的味道。 “顏色革命”中間無一例外,都有外部勢力插手。在不同地方,“顏色革命”的外衣也是五彩紛呈:在原捷克斯洛伐克是“天鵝絨革命”,在格魯吉亞是“玫瑰革命”,在烏克蘭是“栗子花革命”,在突尼斯是“茉莉花革命”。這一次在香港,又成了“雨傘革命”。 英國《獨立報》正是以“雨傘革命”為標題報道香港“占中”。此后,更多的西方媒體開始給香港“占中”貼上“雨傘革命”的標簽。法新社報道,在“雨傘革命”運動中,示威者僅以遮陽傘和決心,癱瘓香港市中心以爭取“民主”,雨傘迅速成為他們的標記。報道引述一名示威者說:“我們有雨傘。” 最新一期的美國《時代》雜志的封面是抗爭者舉起雨傘的照片,直接加上“The Umbrella Revolution”(雨傘革命)的標題。《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直指這場抗爭是過去十年最嚴重的一次。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分析文章則渲染稱,這場“雨傘革命”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威脅”。 這一從“占中”到“雨傘革命”的稱謂變化,國際和香港本地的媒體都注意到了。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稱,英國報紙首次以“雨傘”命名香港民眾的“占中”運動以后,“雨傘革命”便成為其代名詞。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還注意到,連日來有報紙評論稱,當一個社會民間運動有了代名詞之后,就已不再是初起時的公民抗爭,而是革命。“占中”運動還被指控有黑手,有西方的影子。 專家指出,在“顏色革命”過程中,一些西方媒體與當地媒體經常聯合造勢,為反對派打氣,抹黑競爭對手。在此次“占中”報道中也是如此,部分西方媒體和香港當地媒體的傾向明顯,對黎智英、黃之鋒、戴耀廷等大肆吹捧,宣揚其所謂的民主自由理念等。 |
相關閱讀:
- [ 10-04]愁云布“傷城”——香港各行業陸續受“占中”沖擊
- [ 10-04]專家解讀香港“占中”:違法、禍國且不利己
- [ 10-04]全加華人聯會反對“占中” 譴責利用學生達到政治目的
- [ 10-03]剖析香港“占中”根源 維護香港安定發展
- [ 10-03]西方學者質疑“占中”組織者動機
- [ 10-02]請“占中”組織者記住:紫荊花區旗上面是五星紅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