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村上春樹穩居博彩賠率榜首
2014-10-06 16:32:39??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今天(6日)下午5點30分左右,2014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將揭開神秘面紗,在隨后的幾天里,物理、化學、和平和經濟學獎也將陸續公布。每到諾貝爾頒獎季,全球范圍內會掀起各種討論、預測潮,甚至有博彩公司將諾貝爾獲獎預測納入公司的博彩范疇,賺個盆滿缽滿。 看點一:四位華裔科學家榮登獲獎人選人氣榜,誰能最后獲獎? 繼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中國的本土科學家什么時候能摘得桂冠,就成為中國人關注諾貝爾獎的理由之一。根據一份市場分析機構最新發布的預測名單,四位華裔科學家成為奪獎熱門人選。 不同于以往的華裔諾貝爾獎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都是在中國內地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旅外深造并從事科研的。張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他提出的“拓撲絕緣體”理論,可大幅提高計算機運算速率。 作為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特聘教授,楊培東本科求學于中科大,現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的學術成就主要在采用納米材料提高計算機信息存儲量。 另外兩名被預測的華裔科學家,都出生于中國香港。其中鄧青云人稱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之父,而錢澤南則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人選之一,他的基因研究或將改善人類健康。 在科學領域,華裔成為獲獎熱門人選,甚至獲得諾獎已不是新鮮事兒,為什么從未出現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土”科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解釋說,中國的科研規模在全球來說不算大,科研質量也還暫時處于落后水平。 饒毅:我們國家科學的真正發展時期是這十幾年,以前常常是在不同的戰亂、經濟困難和其他政治動亂中度過,所以做的很基礎的東西,偶爾有很不錯的工作,但是整體質量還差的很遠,我們的教育還有待改善,我們是注重考試不重于創造,科研以前是物質條件很差,但是最近是這十年來物質條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科研體制還有待很大的改革,投入與產出比例太低。 從1957年到現在,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等獲獎者都是華裔,但都不是中國制造,或者說他們的基礎教育都不是在新中國成立后完成。這一次,如果來自中國本土的張首晟、楊培東獲獎,這無疑代表著新中國科技地位與實力的提升。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看點二:村上春樹穩居博彩賠率榜首,是否再次“領跑書榜,白跑諾獎”? 堪稱最悲壯的諾貝爾文學獎入圍者、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今年已是連續第六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曾創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佛卡》等諸多流行作品。 2009年,村上春樹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的獎杯,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對他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佩雷斯說,很久以前我讀《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我至今仍然記得其中的內容,它給我留下了謙恭親和的感受,讓我感到了柔和的悲傷,這種感受仿佛被置于被憂郁的云層覆蓋的高山。 這段評價充滿了文學色彩,然而,對于這位新作每每在日本掀起搶購狂潮的超級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文學界卻多持有保留態度,許多人士認為,村上春樹的作品過于通俗、流行、小資化,不符合諾貝爾文學獎嚴肅、純文學的品味。 目前,村上春樹又一次穩居全球最大博彩公司英國立博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首,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鵬認為,數次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村上春樹這次仍非常危險。 陳鵬:村上春樹的作品在諾獎評委會的評委里邊是有很大影響力的,很多評委覺得他有競爭的實力,但是因為陰差陽錯,有很多實力更強的作家超過了他的選票,或者是呼聲超過了他的呼聲,這樣導致他真正獲獎比較難。今年也是這樣一個情況,他雖然呼聲很高,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洲際輪替或者是區域輪替的原因,也有可能導致他危險性也是很大的。 看點三:學者抱怨諾貝爾頒獎“發的太晚”,部分業界大腕生前沒能等到殊榮,今年會否有冷門爆出? 諾貝爾獎雖然堪稱科學界最高殊榮,但近30年來,由于驗證突破性科學理論所需時間越來越長,科學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論后數十年,才獲諾獎認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獲獎前便已去世。 加拿大科學家斯坦曼在2011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但他在公布得獎決定前3天因胰臟癌離世,享年68歲。諾貝爾獎傳統上只頒予在世的人士,但當局最終決定破例,并解釋稱委員會在決定得獎者時,斯坦曼仍然在世。2013年“上帝粒子”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但最初參與提出理論的比利時科學家布魯已于2011年離世,無法分享殊榮。 作為“評價科學家一生研究成果”的諾貝爾獎,30歲成果,80歲領獎的不在少數。有學者擔憂,到本世紀末,諾貝爾獎科學類獎項平均等待時間將很可能超出人均壽命,“過分遲來”的獎項無助表揚科學研究成果,失去原有的意義。如果情況再不改善,諾貝爾獎只會出現越來越多“等不及”的個案。不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認為,盡管諾獎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水平的標桿,但也不必過于追捧。 饒毅:我覺得諾獎可以用來作為大體看一個國家的科學工作的參數,另外諾獎是每年大家關注科學的時機,諾貝爾獎本身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既然是人評的,他經常評錯的時候也都有,所以得獎有些是好事,有些不一定是好,贏得獎項就不夠好,所以有時候不是不夠好。 |
相關閱讀:
- [ 10-06]2014諾貝爾獎今起陸續揭曉 華人或拿下醫學獎
- [ 10-06]諾貝爾獎“發得太遲” 學界吁向已故人士追頒獎項
- [ 10-05]諾貝爾獎明天起揭曉 4名華裔科學家成熱門人選
- [ 09-29]4名華裔學者成為今年諾貝爾獎熱門人選
- [ 09-26]反戰組織抗議美軍空襲 要求奧巴馬退回諾貝爾和平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